中國透過支持政府使用「中國製造」產品來回應川普關稅,以減少對美國商品的依賴

中國透過支持政府使用「中國製造」產品來回應川普關稅,以減少對美國商品的依賴

為了因應“川普關稅”,中國正準備採取新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美國產品對中國市場的影響,同時推廣本國製造的產品。這項舉措標誌著美中貿易關係動態的重大轉變,特別是近期圍繞關稅的事態發展。

中國政府採購轉向國產產品影響美國企業

美國和中國之間即將到來的貿易緊張局勢似乎將升級,兩國都在準備採取旨在保護其經濟利益的戰略舉措。唐納德·川普當選總統後,他預期的關稅政策促使中國重新考慮自己的貿易策略。根據DigiTimes Asia報道,中國政府計劃加強對本土生產的支持。

中國財政部公佈了一項提案,對政府專用的國產商品給予 20% 的價格折扣。雖然這項措施將降低公共部門的採購成本,但必須注意的是,它並沒有擴展到消費品,從而強化了政府致力於培養當地製造能力的決心。

根據提案,符合政府採購資格的國內產品必須符合三個關鍵標準:

  1. 該商品必須在中國境內製造,確保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生產週期,僅不包括基本的標籤和包裝。
  2. 組件的生產成本必須達到指定的閾值,該閾值將根據產品類型進行調整。
  3. 對於選定的產品,關鍵零件和生產過程應完全在中國境內進行。

環球時報

該政策主要針對工業生產,不會對消費品產業產生重大影響。英特爾、AMD 和 NVIDIA 等美國科技公司可能會感受到壓力,因為本土公司受益於政府激勵措施,這可能會導致國內製造商之間的競爭和創新加劇。這一轉變被視為對川普關稅策略的直接回應。

儘管中國科技公司仍在追趕美國競爭對手的技術進步,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華為、中芯國際和小米等公司已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以符合美國標準。因此,中國國內生產能力的成長引發了人們對關稅改變貿易流動的有效性的質疑。

這些政策決定的後果預計將在整個消費市場引起共鳴。最終,中國的最終用戶可能首當其沖地受到這些戰略發展的影響,這說明了國內政策與國際貿易關係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