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的天使》演員在黛米摩爾因藥物濫用獲得奧斯卡提名後重聚進行討論

《查理的天使》演員在黛米摩爾因藥物濫用獲得奧斯卡提名後重聚進行討論

《查理的天使:全力以赴》的強大演員陣容——德魯·巴里摩爾、卡梅隆·迪亞茲、劉玉玲和黛米·摩爾——最近聯手慶祝摩爾因在《物質》中扣人心弦的角色而當之無愧地獲得奧斯卡提名。大約 20 年前,巴里摩爾、迪亞茲和劉在動作喜劇片《查理的天使》(2000)中合作,後來又在《全力以赴》中重新組合,摩爾在片中扮演了一位前天使,後來變成了強大的對手。這部電影巧妙地標誌著摩爾在四年休息後重返演藝圈,讓她能夠擁抱一個複雜的角色,同時加強與她的搭檔們長達二十多年的持久聯繫。

據《名利場》報道,四位女演員透過 Zoom 重新聯繫,討論了摩爾在科拉莉·法吉特執導的《物質》中飾演伊麗莎白·斯帕克爾的出色表演。在這部電影中,摩爾捕捉到了一位年邁的女明星的本質,她通過服用黑市毒品來恢復青春,由瑪格麗特·庫利巧妙地飾演。這場表演獲得了廣泛認可,標誌著摩爾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她首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贏得金球獎。以下是天使們的一些令人心酸的反思:

劉玉玲:「你在銀幕上散發出如此多的脆弱與力量。當你卸妝,揭示社會美容標準和老化的心理影響時,真正引起共鳴。你的描繪出色地概括了這種原始性:植根於自我接受的不安全感,同時又與外部判斷作鬥爭。

「你的表現讓我感到非常滿足;提醒每個人,尤其是女性,為外界認可而生活並不重要。見證你超越期望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展示了你在不尋求他人認可的情況下自我賦權的一生旅程。

卡麥隆迪亞茲:「普遍來說,女性都習慣感到被物化──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儘管我們身為電影明星能敏銳地感受到這種客觀化,但這種客觀化影響著每個女性。我們確實有按照我們的肖像製作的娃娃,它是我們結構的一部分,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我們的存在中。我們經常屈服於這些要求,並努力實現它們。

「觀察你的表現是革命性的;感覺好像管理電影業的傳統憲法被拆除了。你大膽地宣稱:“我不同意這些規範。”這種反抗行為重新定義了行業的語言和敘述,以盡可能最具活力和激烈的方式挑戰規範。

查理的天使與黛米摩爾重逢的意義

挑戰好萊塢的名譽與女性氣質規範

黛米摩爾 飾 麥迪遜李
查理的天使演員表
查理的天使海報
黛米摩爾 全速前進
查理的天使在一起

摩爾憑藉在《物質》中的角色獲得奧斯卡提名,標誌著好萊塢代表女性的方式發生了重大範式轉變,特別是當她們應對衰老的複雜性時。她飾演的伊麗莎白·斯帕克爾(Elisabeth Sparkle)直面膚淺、痴迷於年輕人的行業,以獨特大膽的方式展示了她的奮鬥歷程。她的角色行為的後果引起了人們對行業對女性不切實際的標準以及名譽往往具有破壞性的關注。

摩爾在 40 多歲時有意識地退出演藝圈(女性的機會往往會減少),她的回歸標誌著一場至關重要的勝利。這種復興是在 90 年代末一段充滿挑戰的時期之後出現的,此前她在《脫衣舞》《陪審員》中的角色受到了批評,而她在 HBO 的《如果這些牆會說話》中的表演受到了欽佩。透過以如此強大的角色重新進入行業,摩爾體現了一種新的真實性,不僅代表了她自己,也代表了所有女性創意人士與普遍存在的行業偏見作鬥爭。

查理的天使與摩爾重逢的見解

對成功與團結的真誠反思

黛米摩爾在《物質》中飾演的伊莉莎白

《查理的天使》的重聚超越了單純的懷舊之情,成為好萊塢團結和姐妹情誼力量的非凡證明。黛米摩爾 (Demi Moore) 最近對《物質》(The Substance)的認可像徵著勝利的時刻,在經歷了充滿性別挑戰的環境後,她重新回到了聚光燈下。巴里摩爾、迪亞茲和劉表達的支持和欽佩凸顯了成功女性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的深刻團結。這種集體認可體現了真正的支持和真實性如何使個人能夠面對社會規範並重新定義好萊塢的成功。

來源:名利場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