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毒師》創作者探討反派敘事的重要見解

《絕命毒師》創作者探討反派敘事的重要見解

概述

  • 媒體對惡棍的美化使負面行為得以延續。
  • 《絕命毒師》的創作者文斯吉利根提倡以道德高尚的人物為主角的敘事。
  • 許多警世故事被誤解為鼓舞人心的故事,而不是警告。

當今的電視劇中越來越多地出現道德模糊的人物,這促使《絕命毒師》的幕後策劃文斯·吉利根表達了他的擔憂:以反派為中心的故事是否被誤解為勵志故事?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容聚焦於複雜的反英雄人物,出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觀眾崇拜這些邪惡的人物,而不是將他們視為警示榜樣。吉利根在接受編劇工會獎的嘉獎時明確發出了這一警告,與此同時,線上線下惡意行為的出現卻令人不安地增多。他強調,故事敘述讓反派角色“過於光鮮”,讓人們對那些本應起到警示作用的人物產生崇拜之情。

吉利根的宣言——「我們應該塑造更多優秀的角色」——呼籲創作者重新思考故事中人物的塑造。他提到了達斯維達和漢尼拔萊克特等永恆的惡棍,儘管他們行為險惡,但已經演變成文化象徵,經常引起觀眾的歡呼。這引發了一個關鍵問題:對這些人物的刻畫是否會營造出一種在現實生活中將攻擊性和惡意行為正常化的氛圍,凸顯出他的關注點在當代媒體消費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絕命毒師》並非指南

《絕命毒師》中的華特懷特

對反派角色最傑出的崇拜例子之一源自吉利根自己的系列作品《絕命毒師》。該劇講述了沃爾特懷特 (Walter White) 的生活,他是一名絕望的高中化學老師,在被診斷出癌症後,開始生產冰毒,以確保家人的經濟穩定。隨著第五季劇情的展開,沃特從一位熱心的老師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毒梟,不惜採取操縱和謀殺的手段。儘管他實力不濟,但許多球迷仍稱讚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弱者,是力量的象徵。

這種對沃特的崇拜從來不是吉利根的本意。他最初設計沃爾特懷特的故事情節是為了對不受約束的野心和道德淪喪發出嚴厲警告。然而,許多觀眾選擇將沃爾特的聰明和狡猾解讀為使他成為一個被誤解的英雄的品質,而不是他最終成為的有害影響。媒體的這種趨勢說明了一個更廣泛的擔憂:當角色被描繪成迷人而能幹的人時,觀眾可能會輕易忽視他們的道德缺陷,而透過理想主義的眼光看待他們。

《絕命毒師》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成功的指南,這種想法令人不安。這種誤解並不限於吉利根的作品;《疤面煞星》的東尼蒙大拿和《美國精神病患》的派崔克貝特曼等人物也被誤解為文化偶像,而不是警示人物。這些場景表明,如果沒有明確的道德指導,以惡棍為中心的敘事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解釋。

文斯吉利根的文化轉變

風騷律師演員表

鑑於美化反英雄所帶來的後果,吉利根最近宣布了他的下一個項目的轉變。他意圖聚焦代表正向價值的中心人物,從而挑戰當代故事中普遍存在的道德模糊人物。儘管承認反英雄的重要性,吉利根也認為有必要在這些敘事與那些能振奮和激發觀眾善意的敘事之間取得平衡。

他的決定凸顯了人們敏銳地意識到說故事對社會價值的深遠影響。當觀眾看到獎勵冷酷行為的敘事時,它可以潛移默化地塑造他們對成功和權力的看法。如果最迷人的角色體現了欺騙和自私,那麼現實世界的態度也可能開始反映這種意識形態。

將邪惡視為英雄主義

《風騷律師》中的 Gus Fring

最近出現了一種令人不安的趨勢,即對抗​​行為不僅被容忍,而且被讚揚——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日常交往中。無論是透過社群媒體動態或政治言論,「壞」或「不知悔改」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重塑了「力量等同於殘忍、善良被視為軟弱」的觀念。

網路是培養這種敵對態度的沃土。宣揚有害觀點的網紅和以爭議為生的公眾人物積累了大批追隨者,他們常常以虛構的反英雄人物為靈感。這種現象引發了有關媒體消費對現實世界行為的影響的嚴重倫理困境。

當反派角色受到尊敬時,它會扭曲我們衡量成功和道德的文化標準。如果社會的潛在訊息是權力和成就源自於冷酷無情,那麼侵略性和剝削行為的氾濫就不足為奇了。這種傾向不僅限於娛樂圈,也滲透到職場、政治舞台和日常交往中,殘酷的手段有時會被美化。

儘管《絕命毒師》從未打算充當指導手冊,但部分觀眾對它的解讀方式突顯了故事很容易被誤解。當觀眾開始崇拜惡棍而不是從他們的罪行中學習時,就凸顯了電影想要傳達的訊息與觀眾感知之間的脫節。如果有更多的創作者能夠聽取吉利根的建議,我們就有可能見證一場文化復興,創造出鼓舞人心而不是腐化人心的敘事。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