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克萊芙莉的爭議凸顯好萊塢的雙重標準

布萊克萊芙莉的爭議凸顯好萊塢的雙重標準

揭秘針對布萊克萊芙莉的仇恨運動

在她的電影《This Ends With Us》的宣傳階段,布蕾克·萊芙莉 (Blake Lively) 發現自己處於今年夏天一場毀滅性仇恨運動的中心。頭條新聞針對她的性格,宣稱她粗魯、傲慢,是一個刻薄的女孩,應該受到網路社群的強烈反對。然而,這種敘述被嚴重誤導了。

該活動的起源

針對萊弗利的負面浪潮並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自然而然產生的。相反,它是由那些決心破壞她聲譽的人精心策劃的。有報導稱,她的聯合主演兼導演賈斯汀·巴爾多尼在這場抹黑運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據稱,巴爾多尼在片場虐待萊弗利,希望玷污她在業界的形象。

幕後:協調一致的努力

令人不安的是,巴爾多尼與公關顧問梅麗莎·內森、製片人傑米·希思(也面臨不當行為指控)和公關專家詹妮弗·阿貝爾合作,系統性地抹黑萊弗利。《紐約時報》獲得的簡訊揭示了他們放大對萊弗利指控的策略,將她描繪成難以相處且不真誠的人。

諷刺的是,雖然目的是批評她在電影宣傳期間所謂的“美化家庭暴力”,但正如最近的報道所述,實際的公關策略旨在突出故事情節中令人振奮的元素。負面運動的效果令人擔憂,因為它凸顯了觀眾陶醉於公眾眼中仇恨女性的令人不安的傾向。內森的一條評論恰如其分地捕捉到了這種情緒:“這實際上是可悲的,因為這只是表明有人真的想討厭女性。”

媒體敘事的雙重標準

必須認識到,雖然萊弗利犯了一些錯誤,包括她與瑞恩·雷諾茲在一個前種植園舉行了備受爭議的婚姻——他們已公開道歉的決定——但她受到的不成比例的批評與好萊塢一些男人所面臨的沉默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例如,布萊德彼特面臨前妻安潔莉娜裘莉的嚴重家庭暴力指控,並被指控虐待孩子,但他的職業生涯幾乎沒有受到阻礙,並且繼續獲得重要的電影角色,包括即將上映的《300美元》中擔任主演。相比之下,萊弗利的聲譽因圍繞她行為的虛假敘述而受到極大影響,嚴重影響了她的護髮系列的銷量——據《紐約時報》報道,銷量下降了 78% 。

比較公眾的反應

傑瑞德雷託的處境進一步說明了這種令人不安的雙重標準。儘管長期以來存在不當行為指控,包括向未成年人發送色情短信和其他虐待行為,但萊託的職業生涯蓬勃發展,最近宣布了《宇宙大師》電影等備受矚目的項目的選角。

相比之下,萊弗利沒有面臨任何不當行為的指控,但卻受到了嚴厲的公眾監督,這體現了好萊塢持續存在的厭女傾向。

呼籲變革

這種情況凸顯了娛樂產業內關於性別偏見的批判性對話。它表明社會需要重新考慮對女性的嚴厲判斷,特別是與經常被忽視的男性不當行為相比。隨著有關平等和公平的討論不斷發展,必須解決像布萊克·萊弗利這樣的人物的待遇問題,以培育更公正的媒體環境。

資料來源:瑪麗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