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CEO蘇姿豐:從台積電美國工廠採購AI晶片成本高20%,凸顯美國供應鏈挑戰

AMD CEO蘇姿豐:從台積電美國工廠採購AI晶片成本高20%,凸顯美國供應鏈挑戰

AMD執行長蘇姿豐表示,台積電在美國的業務雖然受到美國客戶的廣泛關注,但其成本也相當高昂。

台積電在美國的晶片生產:對大型科技公司而言昂貴的必需品

受上屆政府抑制海外晶片採購政策的刺激,台積電在美國的快速擴張令許多產業觀察家感到意外。這些措施促使台積電在美國各地進行了大量投資。然而,這種擴張並非沒有經濟影響。蘇姿豐表示,美國生產的晶片比台灣生產的晶片成本高出20%。這一觀點最近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場人工智慧活動中被提及,凸顯了科技業面臨的一個迫切問題(摘自彭博)。

在台積電採取行動之前,美國晶片供應鏈幾乎停滯不前,只有英特爾能夠滿足對先進生產的高需求。然而,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工廠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隨著業務的成長,與美國生產相關的成本仍然令人擔憂。 AMD 和 NVIDIA 等客戶現在面臨價格上漲的問題,在美國採購晶片會導致成本上漲 5% 至 20%。

台積電和 AMD 高層慶祝 N2 NanoSheet 技術產品發布。

美國晶片生產成本高昂,原因有多種,包括勞動成本上升、進口設備成本增加、國內供應鏈尚不成熟。儘管面臨這些挑戰,但企業仍被迫從美國台積電採購晶片,主要是因為台灣的生產線已滿載運轉。因此,對於大型科技公司而言,美國製造雖然成本更高,但卻是至關重要的替代方案。

作為台積電的主要客戶,AMD 已向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訂購了 4nm 晶片,併計劃推進至 2nm 技術,特別是用於其 EPYC Venice 資料中心 CPU。執行長蘇姿豐指出,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持續激增,訂單量驚人。她預測,未來五年加速器技術的總市場規模可能飆升至驚人的 5, 000 億美元。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