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駁斥「AI 泡棉」論調,主張打造價值 5,000 億美元的 AI 市場,並將晶片價格上漲歸因於成本上升

AMD 駁斥「AI 泡棉」論調,主張打造價值 5,000 億美元的 AI 市場,並將晶片價格上漲歸因於成本上升

本文提供的資訊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何股票。

AMD 財務長 Jean Hu 最近在花旗集團 (Citigroup) 的一次會議上透露,儘管已獲得川普政府的必要許可,但公司不會啟動針對中國市場的新晶片生產。她與 AMD 投資者關係副總裁 Matthew Ramsay 共同闡述了公司針對不斷擴張的人工智慧 (AI) 市場和不斷上升的生產成本的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對提高利潤率的影響——利潤率是影響股價表現的關鍵因素。

AMD 財務長強調人工智慧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未對可能出現的泡沫發表評論

胡厚崑和拉姆齊在花旗集團活動上的對話涵蓋了多個關鍵主題。與NVIDIA類似,由於美國監管限制帶來的複雜因素,AMD不得不註銷部分原本計劃運往中國市場的GPU庫存。

胡先生提到,AMD 不會開始生產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MI308 GPU 的新晶圓。這位財務長強調,公司正專注於消耗現有庫存。胡先生表示,未來在中國的投資將取決於公司能否獲得下一代產品的授權。

拉姆齊就中國的競爭格局發表了見解,他表示:「我認為中國對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大於本土產能。」 由於美國的製裁,中國半導體製造商在製造先進晶片方面面臨巨大限制。例如,中國領先的科技公司華為在採購涉及美國技術的尖端晶片方面面臨挑戰。拉姆齊表示,儘管AMD渴望滿足中國對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但在持續波動的市場環境下,了解當前的市場格局已變得相當具有挑戰性。

在討論中,AMD 高層被問及 AI 晶片的潛在訂單過剩問題,以及與所謂的 AI 泡沫相關的擔憂。胡指出,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營運商在第二季的資本支出「充分證明了 AI 的採用」。她認為,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各平台的投資報酬率有所提高,而且生產力也有所提高。

資料中心 AI 加速器 TAM 圖表顯示推理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 80%,從 2023 年的 450 億美元增長到 2028 年的 5, 000 億美元,資料來源:AMD。 ” title=”數據中心 AI 加速器 TAM 圖表顯示推理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 80%,從 2023 年的 450 億美元增長到 2028 年的 5000 億美元,來源:AMD。 ” width=”728″ height=”421″ 載入中=”lazy” class=”wp-image” src=”https://cdn.thefilibuster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25/09/Screenshot-2025-09-04-at-4.15.35-AM-728×421-1.webp」/><figcaption>AMD 今年早些時候的演講 5000 億美元總目標介紹了 AI00 億美元總目標(TAM)。應用的趨勢是這也推動了對通用計算產品的需求。 <p>在隨後的調查中,花旗銀行的克里斯托弗·丹利詢問AMD高管,他們是如何得出5000億美元人工智能潛在市場規模的估計的。 ”</p> <p>他強調,人工智慧代表著“自互聯網問世以來計算領域最重大的變革”,這表明 AMD 的總目標市場確實可能超過首席執行官蘇姿豐今年早些時候提到的 5000 億美元的數字。</p> <p><a class=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