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 Google Pixel 新款 Tensor G5 晶片的缺陷

識別 Google Pixel 新款 Tensor G5 晶片的缺陷

儘管Google最新的 Tensor G5 晶片備受期待,但其發布並未滿足科技愛好者和消費者的期望。主要問題是該晶片容易出現性能下降,從而影響了其整體性能。分析師認為,這個問題可能源自於Google架構的片段化。

了解Google Tensor G5 晶片的架構

Tensor G5晶片具有複雜的架構設計,包括以下組件:

  1. 八核心 CPU:
    • 一個高效能 Cortex-X4 內核,運行頻率為 3.78 GHz。
    • 五個中等性能的 Cortex-A725 內核,運行頻率為 3.05 GHz。
    • 兩個高效驅動的 Cortex-A520 內核,主頻為 2.25 GHz。
  2. 第五代 TPU:此元件專用於有效管理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任務。
  3. Imagination IMG DXT-48-1536 GPU:這款整合的 PowerVR 系列 GPU 運行頻率為 1.10 GHz,理論性能與 Adreno 732/740 和 ARM Mali G715 MP7 等領先的行動 GPU 相當,儘管沒有光線追蹤功能。
  4. 三星 Exynos 5G 調變解調器:此調變解調器增強了連線選項。

Tensor G5 晶片採用台積電先進的 3nm 製程節點製造,可望提高電晶體密度以及效能和能源效率。

谷歌碎片化晶片設計方法的挑戰

最近的討論凸顯了 Tensor G5 晶片的過熱和節流問題,尤其是在高負載遊戲過程中。這項限制引發了人們對遊戲表現和整體用戶體驗的擔憂。

雖然從 ARM Mali GPU 過渡到 Imagination IMG DXT-48-1536 GPU 引發了一些批評,但這並不能完全解釋所觀察到的效能問題。有趣的是,即使在執行 PlayStation 2 模擬等更簡單的任務時,Tensor G5 也出現了節流問題,因為這類任務主要依賴 CPU 效能而非 GPU 資源。

相比之下,高通驍龍 8 Elite Gen 5 在最近的Geekbench 6 和 3DMark 基準測試中輕鬆超越了 Tensor G5 。這種效能優勢歸功於高通採用的客製化 Oryon CPU 內核,主核主頻為 4.60 GHz,其他效能核主頻為 3.62 GHz。此外,高通還融入了多項最佳化,包括增強的 L2 快取管理,兩種核心均配備強大的12 MB L2 快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Google使用的標準 ARM Cortex CPU 核心缺乏為 Pixel 10 量身定制的相同程度的細化和最佳化。此外,儘管Google與 Imagination 合作開發了 IMG DXT-48-1536 GPU,但它仍然將基礎驅動程式更新和硬體特定程式碼的完全控制權交給了 Imagination,正如在驅動程式管理討論中所強調的那樣。

谷歌的晶片設計方法就像購買一套預先訂製的西裝,只需稍加改動——功能齊全,卻缺乏客製化設計的吸引力和精緻度。如果Google在晶片設計策略中優先考慮成本效益而非全面優化,那麼即使有TPU這樣的變革性元素,它在純性能方面仍可能繼續落後於競爭對手。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