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部搞笑的遠方漫畫讓我們希望龍存在

8 部搞笑的遠方漫畫讓我們希望龍存在

藝術家加里·拉爾森 (Gary Larson)創作的著名漫畫《遠方》(The Far Side)的有趣旅程揭示了早期以龍為中心的幽默傾向。這些神話生物是拉爾森在漫畫早期進行喜劇探索的完美載體。然而,隨著拉爾森職業生涯的發展,與龍相關的漫畫出現的頻率逐漸減少,為更多樣化的主題鋪平了道路。檢視這些異想天開的描述可以讓我們對《遠方》的基本階段有獨特的了解。

拉爾森以龍為主題的笑話反映了他幽默的輕鬆一面,與他後期作品中經常出現的黑暗主題形成鮮明對比。許多早期的面板以龍吞噬騎士為特色,這種諷刺的轉折強調了隱藏在表面之下的幽默。這種幽默的雙重性不僅展現了拉爾森的風格,也邀請讀者批判性地參與漫畫的內容。

此外,對這些面板的分析可能會揭示為什麼龍最終在漫畫中變得不那麼突出,特別是與蛇和各種爬行動物等其他反覆出現的角色相比。

8 「我從不吃貝殼」:龍在這部早期的遠方漫畫中討論烹飪禮儀

首次發布:1980 年 1 月 2 日

《遠方》,1980 年 1 月 2 日,兩條龍站在被它們吞噬的騎士丟棄的盔甲上

在他最早的一部漫畫中,一條龍站在一堆廢棄的騎士盔甲上,自豪地說:“當然,我從不吃貝殼。”這種對經典的騎士與龍的比喻的幽默扭曲簡潔地概括了拉爾森獨特的方法:透過非傳統的鏡頭觀看熟悉的敘述。

透過將視角轉向龍的視角,拉爾森邀請讀者接受這種情況的荒謬性。身穿盔甲的騎士並不是英雄人物,而是龍族的倒楣食物。因此,在他們死亡的嚴峻影響中,拉爾森為這個場景注入了俏皮和機智,這是《遠方》後來許多時刻的特徵。

7 「走出那個洞穴,迎接你的厄運!」遠方的幽默始終是視角問題

首次發布:1981 年 1 月 13 日

《遠方》,1981 年 1 月 13 日,一名騎士騎進龍的鼻孔,以為那是個洞穴

這幅漫畫展現了拉爾森的透視技巧,描繪了一位騎士無意中衝進他認為是洞穴的地方,卻發現自己進入了一條龍的鼻孔。滑稽的轉折在於騎士絕望的嘲諷,

“你不能永遠躲在那裡,你這個長得太大的變色龍!”沒有意識到他面臨的真正危險。拉爾森以黑色喜劇風格塑造了這個場景,從騎士的無知中汲取幽默——這是他講故事風格的標誌。

6 「我們必須為自己找一個真正的少女」:這些遙遠的龍不會欺騙任何人

首次發布:1981 年 7 月 8 日

《遠方》,1981 年 7 月 8 日,龍試圖用一個遇險的假少女引誘獵物

拉爾森標誌性的喜劇技巧之一是他扭曲傳統敘事的能力。在這部漫畫中,人們熟悉的「遇險少女」主題被幽默地顛覆了。人們看到龍使用一個可笑的劣質假少女來引誘毫無戒心的騎士落入它們的掌控之中。「我們必須為自己找一個真正的少女,」一條龍說道,反映出他們失望的期望。

這種巧妙的顛倒凸顯了龍儘管是可怕的生物,卻如何與人類分享文化理解——儘管是從一個傾斜的角度。這是對社會比喻的詼諧評論,並因拉森特有的荒謬而豐富。

5 「該死的,菲利斯!快點用那些熱墊!

首次發布:1981 年 12 月 13 日

《遠方》,1981 年 12 月 13 日,一條龍向他的妻子大喊,請他為滾燙的騎士盔甲帶上烤箱手套

這部幽默的漫畫展示了一個家庭場景,一條龍正在玩弄一套灼熱的盔甲,對他的妻子喊道:“快點用那些熱墊!”這個前提以滑稽的方式將龍人性化,同時又保持了險惡的基調——這說明了拉爾森的寫作如何將相關性與怪誕融為一體。

這種並置不僅增強了幽默感,也強調了拉爾森作品中巧妙融入的暴力元素。它體現了對熟悉的家庭生活的有效利用,與龍存在的奇異現實形成鮮明對比。

4 「聖。喬治和…馬車?

首次發布:1982 年 3 月 3 日

《遠方》,1982 年 3 月 3 日,一位畫家意識到他將“馬車”誤聽成了“龍”

拉爾森以幽默的方式詮釋了著名的基督教傳說“聖喬治和龍”,描繪了一位中世紀藝術家誤聽了他的讚助人要求繪製“聖喬治和馬車”肖像的請求。藝術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臉上的恐懼表情進一步凸顯了隨之而來的混亂。

這部漫畫的有效性在於拉爾森能夠捕捉角色微妙的表情,這是一種標誌性的技巧,可以提升笑點,同時讓觀眾陷入尷尬的時刻。

3 「清新薄荷味」:遠方在人類和龍截然不同的衛生概念中找到幽默

首次發布:1982 年 6 月 29 日

《遠方》,1982 年 6 月 29 日,一條龍抱怨她丈夫的口氣清新,帶有薄荷味

在這部輕鬆愉快的漫畫中,一條母龍直言不諱地告訴她的伴侶:“對不起,歐文,這是你的呼吸……清新而薄荷味。”透過採用熟悉的人類場景,拉爾森巧妙地將龍對衛生的解釋與人類標準進行對比,從而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笑點。

這種幽默的轉變邀請讀者思考這種情況的荒謬性,當他們將笑話的簡單快樂與對社會規範的潛在評論調和起來時,會引發反思性的笑聲。

2 「關於在床上吃飯,我告訴過你什麼?」:關於加里‧拉爾森為何如此頻繁地停止使用龍的猜測

首次發布:1984 年 4 月 30 日

《遠方》,1984 年 4 月 30 日,一條龍因在床上吃掉騎士而受到訓誡

在這部漫畫中,一條龍因為床上散落的“騎士麵包屑”而責罵另一條龍,幽默地斥責道: “關於在床上吃東西,我告訴過你什麼了?”這部漫畫很好地展現了拉爾森早期作品中龍如何流暢地代表人類經驗。

然而,這些早期龍笑話的成功可能無意中限制了拉爾森的創意探索。它們的有效性可能使他難以重複使用該公式,因為他在作品中尋求更大的藝術風險和多樣性。

1 「年輕的龍會熬夜打噴嚏」:加里·拉爾森試圖透過這個小組來提升他的龍笑話

首次發布:1987 年 9 月 19 日

遠方,1987 年 9 月 19 日,青春期的龍點燃噴嚏

到了 1980 年代中期,《遠方》中龍的出現開始減少。在 1987 年的動畫片中,拉爾森描繪了年輕的龍做出一些惡作劇的滑稽動作,例如“打噴嚏”,類似於人類在過夜時的滑稽動作。這種對青春期的俏皮致敬呈現出對龍原型的新詮釋。

由於拉爾森面臨著創作疲勞的時期(最終導致明顯的中斷),這個小組體現了他在推進他的藝術視野的同時為振興早期主題所做的努力。這種幽默雖然可能比早期作品更安靜,但仍然反映了拉爾森不斷發展並給觀眾帶來驚喜的動力。

最終,拉爾森作品的精髓在於對創造力的永恆追求,每部漫畫都代表著一種探索而不是成品。這種開放性吸引了觀眾,邀請他們繼續享受《遠方》的異想天開的世界,同時分析它的無數層面。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