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小就是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的狂熱粉絲——雖然我經常玩,但並沒有完全理解它們的複雜性——偶爾還是會忍不住重溫那些曾經喜歡的經典遊戲。然而,這些懷舊之旅有時會帶來令人失望的結局。
一般來說,除非遊戲進行了重大重製,包括重要的遊戲品質改進,否則舊款日式角色扮演遊戲通常會相當具有挑戰性和令人沮喪。這主要歸因於過時的機制和緩慢的玩法,可能無法引起現代玩家的共鳴。
然而,也有一些例外——某些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無論何時發行,都能持續吸引玩家。這些作品經常被譽為定義遊戲類型的傑作。今天,我們將探討八款經久不衰的日式角色扮演遊戲,評估它們的魅力為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退,無論是由於令人沮喪的機制、過時的視覺效果,還是雄心勃勃的設計最終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我將專注於原始版本,而不是顯著增強遊戲體驗的重製版或重製版。
8萊蓋亞傳說
極其緩慢的戰鬥

《雷蓋亞傳說》發行於 1998 年,它帶我們走進了網路普及率極低的時代——至少在巴西是如此——像我這樣的玩家幾乎不可能查閱攻略。缺乏外在指導反而讓我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獲得了一段引人入勝的個人體驗,並逐漸了解了遊戲的藝術系統。
對於不熟悉這款遊戲的玩家來說,它擁有獨特的回合製戰鬥系統,玩家可以組合不同的攻擊來釋放強大的技能。探索新組合的刺激感讓我沉浸其中數小時。然而,今天重溫遊戲時,我發現戰鬥速度慢得令人痛苦,尤其是在隨機戰鬥中。現在需要依賴網路資源來探索技能,這削弱了玩家長時間戰鬥的動力,這會大大降低新玩家的體驗。
7異度裝甲
惡名昭彰的第二張唱片

雖然我通常會迴避關於心理學、哲學和政治的深入討論,但我仍然被《異度裝甲》深深吸引。它複雜的敘事大量借鑒了卡爾榮格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等著名人物的思想,塑造了多面的人物和錯綜複雜的情節,讓忠實的粉絲們欲罷不能。
然而,創作者高橋哲也對這個專案的宏偉抱負導致了重大的妥協,最終匆忙製作的第二張光碟看起來更像是一份PPT演示文稿,而非故事的延續。對於那些不熟悉《異度裝甲》的人來說,它代表著一個龐大故事的第五部,因此接觸它就意味著要接受一個未完成的故事——這對鐵桿粉絲來說尤其令人心酸。
6星之海洋:初次啟程
回到星空

《星之海洋:初次啟程》是本系列首部作品的重製版。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西方玩家正是透過這部作品首次接觸這部經典作品。作為該系列的忠實粉絲,我迫不及待地想在 PS4 上體驗它的起源。
儘管原版遊戲在遊戲體驗方面進行了一些調整,但在遊戲機制上的不足仍難以忽視。最突出的缺陷是過多的回溯,再加上層出不窮的隨機遭遇,這些缺陷會迅速耗盡遊戲的樂趣。
即使我了解該系列的物品創建機制,這確實減輕了一些玩家的挫敗感,但《初次啟程》的固有問題仍然顯而易見。因此,我只能憑良心推薦這款遊戲,並提醒潛在玩家注意它的不足之處。
5火焰之息
你的每一步都是一場戰鬥

《龍戰士》系列一直以來都是我最愛的角色扮演遊戲,當初代作品登陸 Nintendo Switch Online 時,我重溫了一遍。然而,重溫這些經典遊戲也讓我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破壞了我的懷舊體驗。雖然我更喜歡 GBA 版,因為它們音質更佳,但 Nintendo Switch Online 上只有 SNES 版。
沒有「奔跑」按鈕,加上經驗值和金錢獎勵的減少,讓探索變得乏味。在這個每一步都可能觸發隨機遭遇的世界裡,快速移動的能力至關重要。遺憾的是,我玩這款遊戲的時間更多是在頻繁的戰鬥中,而不是在探索中,最終讓我失去了期待的懷舊樂趣。
4.《最終幻想2》
是的,升級系統

對於經驗豐富的日式角色扮演遊戲愛好者來說,《最終幻想II》或許不值得關注,但一般玩家可能會覺得它的角色培養機制令人費解。雖然我理解它的升級系統錯綜複雜,但許多玩家只是想享受遊戲的樂趣,而不是過度複雜化。
這款遊戲實驗性的升級機制雖然在當時頗具開創性,但卻缺乏玩家獲得成就感的體驗。透過自我破壞的角色來操縱升級過程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此外,該系統不鼓勵玩家探索和嘗試,導致玩家只能依賴既定的策略,而無法體驗多樣化的建構和角色成長。
3聖劍傳說
有 ATB 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

每當我回想起《聖劍傳說》,一段美好的回憶便浮現在我的腦海:我哥哥也加入了進來,控制了另一個角色,創造了一種在那個年代的角色扮演遊戲中罕見的獨特合作體驗。這份懷舊之情常常讓我對這款遊戲讚不絕口。然而,重溫重製版後,我曾經的懷舊之情開始感覺像是一種錯覺。
戰鬥系統雖然創新,但卻有機制遲緩的問題。由於ATB(即時戰鬥)插槽過高,攻擊必須達到最大容量才能生效,導致遊戲動作遲緩。這種節奏造成了等待和攻擊的重複循環,削弱了動作元素的刺激性,最終導致遊戲體驗缺乏吸引力。
2龍騎兵
拖延很多

最初被巨龍吸引,我渴望深入探索《龍背上的騎兵》的世界。然而,它所展現的是一個充滿黑暗和絕望的敘事,常常讓人感到難以承受。雖然這款遊戲以其令人不安的主題和多重結局而聞名,但其遊戲性卻不盡如人意。
遊戲嘗試引入一些獨特的機制,例如騎龍環節,但這些互動感覺過時,缺乏後續作品(例如《尼爾:機械紀元》)的精妙之處。這導致遊戲玩法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顯得乏味乏味。雖然續作提升了遊戲質量,但有興趣探索第一部作品的玩家應該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遊戲會經歷大量的重複和重複。
1任務 64
任天堂 64 的少數 JRPG 之一

雖然《Quest 64》作為任天堂 64 上為數不多的日式角色扮演遊戲之一,擁有一定的懷舊魅力,但它的年代久遠了。雖然它呈現的機制乍看之下很有希望,但玩法很快就變得單調乏味。
戰鬥系統試圖融合回合製和即時元素,但卻顯得支離破碎,缺乏深度。雖然遊戲中也包含角色成長和法術強化的元素,但整體體驗更像是原型,而非一款完整的遊戲。儘管《Quest 64》在平台上獨樹一幟,但它在口碑和玩家滿意度方面都難以取得持久的成就。
對於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的鐵粉,或是對復古遊戲有興趣的玩家來說,這款遊戲或許仍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玩家應該謹慎對待,才能真正享受法師布萊恩的懷舊冒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