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款擁有精彩戰役模式卻反應平平的多人遊戲

8 款擁有精彩戰役模式卻反應平平的多人遊戲

敘事豐富的戰役與引人入勝的多人模式的和諧融合,對於打造具有凝聚力的遊戲體驗至關重要。然而,許多遊戲在整合多人模式方面卻舉步維艱,給人的印像是這些功能是倉促添加而非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在許多情況下,多人模式功能開發不足,導致它們要么在後續作品中引入新的模式,要么完全從系列中移除。雖然這些備受爭議的多人模式並非一無是處,但與單人模式相比,它們往往顯得黯然失色。下文中,我們將一些最令人失望的多人模式遊戲與其傑出的戰役模式進行了對比,並考慮了它們在遊戲社群中的爭議性評價。

8光環3:地獄傘兵

槍林彈雨 v1

《最後一戰 3:地獄傘兵》遊戲玩法

Bungie 的《光環》系列倒數第二部作品《光環 3:地獄傘兵》以其引人入勝的新黑色敘事、令人難忘的爵士樂配樂以及對軌道空降突擊隊的深入探索而備受讚譽,軌道空降突擊隊堪稱銀河系第二強的士兵。然而,《地獄傘兵》的開發週期較為倉促,主要是因為彼得傑克森的《光環編年史》和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的電影改編項目被取消。由於 Bungie 轉而致力於《光環:致遠星》的製作,這兩個項目都被併入了《地獄傘兵》 。

因此,《ODST》的某些元素感覺開發不足,尤其是其首個多人遊戲模式「槍林彈雨」。由於缺乏《致遠星》中引入的配對和遊戲自訂功能,《槍林彈雨》的體驗常常讓人感覺不完整。雖然我仍然喜歡在《迷失小隊》中重溫“槍林彈雨”,但它的魅力被《ODST》引人入勝的戰役和《光環3》強勁的多人遊戲所掩蓋。

7.《死亡空間2》

死亡空間2多人遊戲

自初代《死亡空間》的早期開發階段以來,多人遊戲的概念就一直吸引著 EA 和 Visceral Games 。應粉絲們的需求,《死亡空間 2》引入了一種名為「爆發」的多人遊戲模式,讓四支 Sprawl 安全部隊對抗四名控制不同 Necromorphs 的玩家,讓人聯想到《求生之路》中的競爭動態。

雖然扮演屍變體的新鮮感帶來了獨特的體驗,但遊戲平衡性卻有很多不足之處,由於玩家限制和過長的重生時間,屍變體處於明顯的劣勢。雖然我非常推崇《死亡空間2》的戰役模式,但看到Visceral工作室在《死亡空間3》中放棄「爆發」模式,轉而採用更貼合玩家的合作模式,我還是感到欣慰。

6.《死刑犯2:血衛》

街頭犯罪

《死刑犯2:血衛》

初代《死刑犯:犯罪起源》憑藉其沉浸式的氛圍、有限的戰鬥機制以及主要由廢棄建築組成的令人不安的場景,在 Xbox 360 上脫穎而出。雖然《血衛》的戰役模式在《犯罪起源》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改進,但其多人遊戲模式卻顯得有些後勁不足,只提供了類似團隊死亡競賽之類的普通玩法,缺乏太多創新。

儘管《血衛》保留了其戰役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燈光效果,但多人遊戲體驗最終感覺乏善可陳,導致玩家陷入混亂的鬥毆,往往缺乏深度或參與度。

5.《殭屍圍城3》

恐怖攻擊後的奇怪後續事件是現實

《殭屍圍城 3》標題

與許多系列粉絲不同,我一直很喜歡《殭屍圍城2》中「恐怖即現實」的多人遊戲模式,欣賞它對傳統殭屍主題的俏皮演繹,儘管遊戲體驗有些令人失望。可惜的是, 《殭屍圍城2:秘密紀錄》《殭屍圍城3》都沒有多人遊戲元素。

相反,《殭屍圍城 3》擴展了其合作戰役,啟用了一個名為迪克的新角色,而不是主角尼克·拉莫斯的克隆人。超級終極《殭屍圍城 3》街機混音版 EX Plus Alpha 模式的引入,在更為嚴肅的故事情節中顯得格格不入,與《喪屍圍城 4》的喜劇基調相比,削弱了整體體驗。

4.《戰神:升天》

令人困惑的祭祀

戰神升天遊戲玩法

2013 年推出的前傳《戰神:升天》讓《戰神系列遊戲首次涉足多人遊戲領域,這著實令人驚喜。作為唯一一部包含多人遊戲元素的作品,它融合了 PvP 和 PvE 玩法,最多可容納 8 名玩家,玩家可以分成與不同希臘神靈結盟的隊伍進行遊戲。

玩家不再扮演像奎托斯這樣家喻戶曉的角色,而是扮演其他違背誓言的人。雖然這種擴展玩法很吸引人,但我發現多人遊戲元素有些乏味,而且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它們削弱了奎托斯扣人心弦的背景故事和他奮鬥歷程的敘事。

3.《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

令人驚訝卻又令人失望的《黑色行動》重聚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遊戲玩法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憑藉其引人入勝的劇情、令人難忘的角色和經典的多人遊戲體驗,一直是該系列備受喜愛的作品之一,而粉絲們也熱切期待著續作《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該系列的戰役模式懷舊地重現了20世紀末的戰爭場景,經典元素得以回歸,並提供了多個可選結局。

然而,《冷戰》的多人遊戲方面延續了不平衡和令人沮喪的趨勢,其特點是基於技能的匹配困境、平淡無奇的地圖設計以及有限的殭屍模式選項,從而降低了整體體驗。

2.《魔戒:征服》

《星際大戰:前線》令人沮喪的表親

《魔戒:征服》遊戲玩法

繼《星際大戰:前線》系列大獲成功後,Pandemic Studios 致力於在彼得傑克森執導的《魔戒》電影宇宙中複製其輝煌成就。最終,《魔戒:征服》嘗試將《前線》系列廣受歡迎的元素與探索電影經典場景的全新戰役相融合,其中包括弗羅多遭遇悲慘命運的另一個場景。

然而,《征服》在將《星際大戰:前線》的職業系統移植到《魔戒》注重近戰的戰鬥系統時遇到了困難。許多職業感覺太相似,弓箭手的威力也過大,導致遊戲體驗不平衡。遊戲有技術問題,包括延遲和AI故障,導致玩家數量不斷減少,最終迫使EA在遊戲發布後不久就關閉了伺服器。

1.《刺客教條:大革命》

笨手笨腳的刺客

《刺客教條:大革命》多人遊戲

《刺客教條:大革命》的預告片預告了一款合作模式,玩家可以體驗法國大革命時期刺客的故事時,玩家社群的興奮之情油然而生。可惜的是,最終成品略顯不足,玩家只能參與一些簡短的合作任務,而這些任務往往與主線劇情脫節,玩家主要關註一些平凡的搶劫目標。

考慮到《刺客教條:兄弟會》等前作所提供的豐富、充滿潛行元素的多人遊戲體驗,這尤其令人沮喪。重複且膚淺的任務設計加上技術故障,常常導致令人沮喪的遊戲體驗,尤其是考慮到系列前作所設定的高標準。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