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部巧妙打破第四面牆的動畫系列

7 部巧妙打破第四面牆的動畫系列

在動漫領域,大多數動漫都營造出一種幻覺,讓角色獨立存在,而忽略觀眾的觀察。然而,有少數系列劇故意打破了第四面牆,大膽地擾亂了這種敘事。這些節目認識到自己的虛構性質,經常直接與觀眾對話或對動漫本身的慣例發表評論。

精心設計的「第四面牆」突破模式能夠培養角色與觀眾之間的獨特親密關係,將被動的觀看體驗轉變為主動參與的機會。這樣的時刻可以提供後設評論,帶來意想不到的幽默,甚至鼓勵人們對說故事的藝術進行反思。

透過使用這種技術,某些動漫可以模仿動畫類型的比喻或創造出觀影體驗,而這種體驗若沒有媒介本身的認可是無法實現的。下面,我們將探討幾部巧妙運用打破第四面牆技巧的傑出作品。

7.銀魂

終極元喜劇

銀魂

《銀魂》講述了坂田銀時和他的同伴們穿越外星入侵者統治的奇特江戶時代的冒險故事。該系列不僅擁有奇怪的場景,還永遠承認了它是一部由漫畫改編的動漫。角色們評論自己的受歡迎程度,批評動畫質量,並直接向觀眾講述情節轉折,甚至節目的播出時間。

拆除第四面牆不僅僅是一個噱頭;它是銀魂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劇集中經常會出現角色討論預算限制、為重複使用動畫道歉以及對可能取消節目的擔憂等內容。在改編漫畫章節時,角色通常會對變化發表評論,而在嚴肅的故事情節中,他們經常停下來向觀眾保證幽默最終會回歸。

銀魂的獨特方法將這些突破無縫融入其世界構建中。在動漫背景中承認他們的存在只是另一層荒謬,與該節目對其他動漫的頻繁模仿相得益彰。

6涼宮春日的憂鬱

不可靠的敘述

涼宮春日的憂鬱

《涼宮春日的憂鬱》中,平凡的高中生阿虛與能夠不自覺地扭曲現實的女孩春日產生了交織在一起的情感。最初,該系列保留了傳統的第四面牆,但很快就表明角色,尤其是作為敘述者的 Kyon,有能力影響敘事本身。

該系列在臭名昭著的“無盡八集”弧線中達到了打破第四面牆的頂峰,觀眾可以觀看八集展示相似的時間循環且變化很小的劇集。這種敘事選擇辜負了觀眾的期望,讓觀眾感受到與劇中角色一樣的時間困局。隨後的電影進一步使這種動態變得複雜,揭示了 Kyon 的敘述在情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涼宮春日》的精彩之處在於,它的第四面牆意識成為故事情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越了單純的幽默,暗示牆本身可能是角色創作的一部分。

5流行團隊史詩

無政府媒體解構

流行團隊史詩

《Pop Team Epic》讓觀眾沉浸在兩個女學生 Popuko 和 Pipimi 的混亂冒險中。然而,傳統的描述未能概括其無政府主義精神。該節目透過不一致的動畫風格、重複的性別轉換配音劇集以及故意缺乏目的的短劇,系統地打破了動漫的慣例。

突破第四面牆的現象十分普遍,角色直接向觀眾講話,批評他們自己的節目,強調製作上的挑戰,有時還會「走出」動畫的限制。一個反覆出現的片段是配音女演員偏離劇本來諷刺內容,而另一個片段則展示了奇怪的「被拒絕的」動畫概念,這些概念被認為太奇怪了,即使對於這個非傳統的系列來說也是如此。

Pop Team Epic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致力於以媒體解構為主要關注點。與其他在保持核心敘事的同時打破第四面牆的系列不同,該劇將打破第四面牆本身作為焦點——對動漫製作、觀眾期望和媒體消費的評論,所有這些都被構建為一部搞笑的無政府喜劇。

4櫻蘭高校男公關部

類型浪漫

櫻蘭大學男公關部

在《櫻蘭高校男公關部》中,獲得獎學金的學生藤岡春日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昂貴的花瓶,導致自己欠下了學校專屬男公關部(一群負責招待女性顧客的迷人男孩)的債務。儘管看似標準的前提,該劇卻巧妙地顛覆並承認了少女漫畫的主題。

當角色觸發浪漫喜劇的陳詞濫調時,他們會意識到這一點,並公開地與之互動。視覺元素(例如特定角色的背景音樂、戲劇燈光和玫瑰花瓣)被視為角色注意力和質疑的明顯組成部分。社團主席塔馬基經常陷入戲劇性的「內在劇場」幻想中,卻遭到同伴的打斷與批評。

打破第四面牆對於角色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春日的務實態度顯示她無法接受浪漫的比喻,而環對他的「王子」角色的認識凸顯了他戲劇化的自我形象。透過認識到類型慣例,該系列塑造了即使在誇張的場景中也讓人感覺真實的人物。

3 Excel 傳奇

動漫作為實驗室實驗

Excel 傳奇

進入 Excel,他是 ACROSS 組織的熱心特工,意圖從一個城市開始稱霸全球。該系列以其形式而引人注目,每集都模仿不同的動漫類型,同時以“導演”向觀眾解釋所做的創作選擇為特色。

打破第四面牆的行為透過 Nabeshin 導演(真實導演的動畫版本)制度化,他介紹劇集並授予模仿各種類型的「許可」。角色經常表達他們對動畫創作的認識,抱怨動畫的限制,甚至直接對製作團隊說話。

在一個例子中,一個角色僅僅為了與宏觀世界的偉大意志進行辯論而死去,而從情節上講,宏觀世界的偉大意志使她復活。該節目將動漫媒介視為實驗的遊樂場,而不僅僅是進入虛構敘事的門戶,從而在創作者、角色和觀眾期望之間建立了獨特的協同作用。

2.希莫內塔

審查制度的本質

下田

故事背景為反烏托邦的日本,一切形式的淫穢言論都被禁止Shimoneta主演的這部劇講述了一群“黃色笑話恐怖分子”與嚴厲的審查制度作鬥爭的故事。

打破第四面牆的根源主要在於自我審查。角色可以識別光束、音效和像素化模糊,從而保護他們的動作和對話不被審查。

他們精心設計自己的動作以避免審查,同時也故意挑釁審查以達到喜劇效果。片頭展示了角色與審查封鎖的鬥爭,就好像他們是真實的敵人一樣。

創新之處在於Shimoneta如何將廣播標準轉化為敘事元素,創造一種自我參照的體驗,其中媒介的局限性增強了而不是削弱了潛在的訊息。

1 FLCL(Fooly Cooly)

媒介即訊息

FLCL (富利苦力)

《FLCL》講述了 Naota 的超現實成長故事,Naota 是一個神秘的男孩,他平凡的生活被顛覆了,一個名叫 Haruko 的神秘女子騎著 Vespa 摩托車與他相撞,隨後用貝斯吉他擊打他,導致機器人從他的前額冒了出來。但除了其奇怪的前提之外,它還在不斷提醒觀眾,他們正在參與精心製作的動畫體驗。

打破第四面牆的做法體現在動畫風格的刻意轉變、動畫序列中穿插的漫畫畫面以及公開承認其背景音樂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即將播出的劇集的預告片中,人物討論了製作障礙和創作選擇。該系列偶爾會暫停幀以在特定動畫細節之間建立聯繫,或故意採用有限的動畫來強調情感細微差別。

不斷變化的動畫風格反映了 Naota 動蕩的情感歷程。透過強調身分本身的虛構,FLCL 認為身分本身是經過建構的:我們都在編織自己的故事。

來源及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