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放手》標誌著哈莉·貝瑞在亞歷山大·阿賈的指導下,備受期待地回歸恐怖類型。這部驚心動魄的電影以後世界末日為背景,貝瑞飾演一位母親,她奮力保護她的兩個兒子免受神秘邪惡力量的侵害。
該片於2024 年 9 月 20 日在美國上映。原定於 9 月 27 日上映,熱切的粉絲們有機會在 9 月 19 日的 Fantastic Fest 期間提前一天觀看。
《永不放手》的官方劇情簡介亮點:
「在這部新的心理驚悚片/恐怖片中,邪惡入侵了他們家門外的世界,這是母親的唯一庇護所,由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哈莉·貝瑞(女主角,2001 年《怪物舞會》)飾演。
此外,它還指出:
「他們決心始終保持聯繫——甚至用繩子把自己綁起來——他們緊緊抓住彼此,敦促對方永遠不要放手。但當其中一個男孩質疑邪惡的存在時,他們之間的紐帶就解開了,導致了一場痛苦的生存之戰。
《永不放手》對於恐怖片和心理驚悚片愛好者來說是一個誘人的選擇。這部電影層次豐富、激烈,促使觀眾思考現實與幻想之間的界線。以下是關於這部電影的五個有趣的事實,加深了其令人毛骨悚然的敘述。
免責聲明:本文包含劇透。
關於永不放手的事實
1) 哈莉貝瑞回歸恐怖

繼2003 年的《哥西卡》之後,哈莉貝瑞以《永不放手》回歸恐怖片,這是她期待已久的作品。熟悉她之前作品的觀眾會欣賞這部電影如何透過媽媽這個角色展示她的情感深度。
貝瑞為這個角色注入了強烈的情感,扮演一位母親,她的任務是保護孩子,同時應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挑戰。
2) 後世界末日背景

這部電影令人興奮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於它的背景。一家人住在僻靜的木屋裡,依靠它來獲得安全。外在世界被描繪成一個充滿邪靈的後世界末日世界。
這座位於樹林中的怪異房屋和外面潛伏著的不確定性讓觀眾在整部電影中都坐立不安。
3)模糊性增強了敘述性

《永不放手》的一個吸引人的特點是它持續的模糊性。這部電影不斷模糊現實與偏執之間的界線。困擾這個家庭的邪惡力量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只是媽媽受創傷的心靈的投射。
這種不確定性讓觀眾直到最後一刻都在猜測,為劇情增添了一層心理緊張。即使在片尾字幕結束後,關於現實本質的疑問依然存在。
4)阿賈指導下的宗教象徵主義

這部電影在整個敘事中融入了基督教的象徵主義。例如,對手採取蛇的形式,直接參考伊甸園中亞當和夏娃的故事。
屋內銘刻的祝福象徵著安全和救贖,而屋外混亂的森林則代表罪惡和混亂。媽媽為保護孩子而採取的極端行為顯示了宗教狂熱,暗示了更深層的主題:罪惡感、罪惡和救贖。
5)令人難忘的結論

這部電影在最後一幕達到了令人不安的高潮,媽媽去世了,留下她的兒子們獨自應對邪惡。
當邪惡出現時,男孩之一諾蘭發現自己面對著母親的臉。導演阿賈的曖昧結局引發了觀眾的不同解讀。
《永不放手》挑戰觀眾辨別所呈現的邪惡是真實的還是媽媽創傷的表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