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重新定義類型的獨特殭屍電影

10部重新定義類型的獨特殭屍電影

殭屍電影吸引了幾個世代的觀眾,成為恐怖片中一個充滿活力的次類型。復活屍體的想法源自於不同的文化起源,尤其是那些與巫毒教交織在一起的文化。然而,喬治·A·羅梅羅(George A. Romero)——通常被稱為殭屍電影教父——使現代對不死生物的描繪變得流行起來。羅梅洛的影響不僅鞏固了殭屍在主流恐怖片中的地位,而且還確立了定義當今這一類型的關鍵比喻。

10. 死雪 (2009)

湯米維爾科拉 導演

有些恐怖電影太過牽強,以至於讓你懷疑創作者的理智,湯米·維爾科拉 (Tommy Wirkola) 2009 年的恐怖喜劇《死雪》(Dead Snow)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最近恐怖電影中的一個奇特趨勢是納粹士兵的復活,無論他們是像《鋼鐵天空》一樣潛伏在月球上,還是像《死雪》一樣,以殭屍的身份崛起。

這個荒謬的前提以八名挪威醫科學生的小組展開,他們在北極進行滑雪冒險,卻遇到了一群曾經在二戰期間恐嚇這片土地的納粹殭屍。雖然《死雪》並不是第一部納粹殭屍電影,但它仍然是這個特殊領域最有趣的例子之一。

9. 擁有所有天賦的女孩 (2017)

科爾姆·麥卡錫 導演

過去十年裡,令人難忘的殭屍電影明顯減少,很少有電影能夠達到《活死人黎明》或《驚變二十八天》等經典電影的氛圍深度。然而,值得注意的例外已經出現,重新燃起了人們對這種類型的興趣。科爾姆·麥卡錫的《擁有所有天賦的女孩》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這部電影向觀眾介紹了被真菌感染破壞的後世界末日景觀。倖存者與被稱為「飢餓者」的受感染生物互動。隨著社會結構的崩潰,邪惡勢力試圖利用她的治癒潛力。雖然敘事看似簡單,但麥卡錫創新的說故事風格為這種類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8. 狗 (2006)

安德魯柯里 導演

恐怖電影常常為導演提供探索最稀奇古怪想法的自由,安德魯柯里 (Andrew Currie) 2006 年的電影《Fido》就是這種行動自由的完美案例。在一個被外星太空塵埃改變的世界裡,死者變成了殭屍,Zomcon 公司推出了一個奇怪的解決方案:一個可以馴服不死生物的遙控項圈。

這意想不到的轉折將殭屍變成了家庭寵物,菲多成為故事的中心,與主人的小兒子建立了聯繫。這種對不死族敘事的奇特詮釋巧妙地反映了 20 世紀 50 年代的郊區生活,使 Fido 成為殭屍類型中一個迷人但被忽視的作品。

7. 龐蒂浦 (2008)

布魯斯麥克唐納 導演

在眾多殭屍電影中,布魯斯麥克唐納的《龐蒂浦》以其獨創性脫穎而出。儘管它於 2008 年發布,但許多人尚未發現這顆寶石。這部電影獨特地假設了一種透過語言傳播的病毒——讓人想起奧遜威爾斯的廣播改編版《世界大戰》。

該劇以加拿大龐蒂浦為背景,講述 DJ 格蘭特·馬茲 (Grant Mazzy) 在廣播時得知殭屍爆發的消息。當他必須在應對感染的特殊性質的同時向聽眾提供建議時,挑戰就變得顯而易見。這項創新的前提為傳統殭屍敘事帶來了驚險的轉變。

6. 重新動畫師 (1985)

史都華戈登 導演

恐怖類型通常遵循既定的模板,受到電影史上標誌性怪物的影響。詹姆斯·懷爾的《科學怪人》仍然是一個主要的試金石,激發了許多變化。然而,史都華戈登的《Re-Animator》採取了大膽的新方向,融合了經典怪物故事的元素。

這部電影結合了殭屍和復活的主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故事圍繞著赫伯特·韋斯特展開,他的復活實驗導致了可怕的後果。 《Re-Animator》將幽默與恐怖融為一體,對不死生物進行了迷人的演繹,並在首次發行後催生了兩部續集。

5. 溫暖的屍體 (2013)

喬納森萊文導演

自從這個類型誕生以來,浪漫與恐怖的交集就一直吸引著觀眾。雖然這種動態通常很完美,但浪漫的殭屍故事的想法似乎近乎荒謬。儘管如此,喬納森·萊文還是透過《溫暖的身體》嘗試了這項壯舉。

這個獨特的敘事探索了一個名叫朱莉的人類和一個名叫「R」的殭屍之間的蓬勃關係,後者將她從其他不死族手中拯救出來。這部電影巧妙地轉移了人們對R的困境的注意力,創造了一個儘管困難重重但仍取得勝利的愛情故事。這種創新方法使《溫暖的屍體》在殭屍電影最雄心勃勃的努力中佔有一席之地。

4. 死者一刀 (2017)

上田信一郎導演

喜劇在恐怖類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常常模糊恐懼和笑聲之間的界線。 Shin’ichirô Ueda 的 One Cut of the Dead 是這種混合的典範,儘管由於預算有限,它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這部電影講述了日暮導演和他的團隊開始製作一部低成本殭屍電影的故事,結果卻要在片場面對真正的殭屍。這種情節轉折引入了元故事講述的令人愉悅的元素,增強了電影的幽默感和創造力。

3. 死者未死 (2019)

吉姆賈木許導演

在恐怖片日益流行的時代,殭屍片正努力吸引人們的注意。然而,吉姆賈木許的《殭屍未逝》因其高預算和全明星演員陣容而成為現代異類。

儘管製作高調,這部電影並沒有引起評論家或觀眾的共鳴。儘管如此,它的前提——透過極地水力壓裂引發的殭屍爆發來批判氣候變遷——提供了一種古怪的敘事,使其與傳統的殭屍電影區分開來。

2. 安娜與啟示錄 (2018)

約翰麥克菲爾 導演

約翰麥克菲爾的《安娜與啟示錄》提出了一個獨特的挑戰:當聖誕音樂劇與殭屍啟示錄相交時會發生什麼?這部令人愉快的節日恐怖電影展示了安娜和她的朋友在節日期間與殭屍入侵作鬥爭的故事。

儘管人們曾多次嘗試將節日主題與恐怖融為一體,但很少有人能如此天衣無縫地實現這一點。這部電影將三種不同的類型融合成有趣的敘事,增強了情節的荒謬性,並提供了非凡的觀看體驗。

1. 殭屍肖恩 (2004)

埃德加·賴特 導演

在討論殭屍喜劇時,沒有一部能與艾德格萊特 (Edgar Wright) 2004 年的邪典經典電影《殭屍肖恩》(Shaun of the Dead) 相提並論。儘管它可能沒有開創這一亞類型,但它無疑為未來的電影設定了標準。這部電影在恐怖和幽默之間取得了平衡,在更廣泛的末日敘事中展示了典型的普通英雄。

主角肖恩不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兵,而是一個陷入特殊環境的普通人。他的掙扎形成了一種幽默的對比,強調了典型的末日倖存者角色的荒謬性。有無數電​​影試圖複製這種方法,但沒有一部成功地與《殭屍肖恩》的魅力和智慧相提並論。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