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來,漫威電影宇宙( MCU )、DC 擴展宇宙( DCU ) 和其他系列的電影世界一直充滿爭議的決定。儘管存在這種混亂,但有些選擇卻出乎意料地經久不衰,展示了現代電影中這種類型的演變。漫威宇宙的巨大成功使超級英雄電影一躍成為主流,吸引了全世界的觀眾,但它的發展道路充滿了有爭議的創意決定。
有爭議的選擇通常源自於選角決定或挑戰既定規範的新創意方法。對深受喜愛的漫畫故事的改編經常涉及創作自由,雖然最初會產生分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帶來積極的結果。下面,我們將深入研究十個著名的例子,其中超級英雄電影中有爭議的決定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被證明比最初想像的更有益。
10 萊恩雷諾斯飾演死侍
X戰警前傳:金鋼狼 (2009)

被廣泛認為是福克斯 X 戰警系列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X 戰警起源:金剛狼》由於多項不受歡迎的決定而引發強烈反對,尤其是瑞恩·雷諾茲扮演死侍的決定。批評者認為,他的角色被剝奪了死侍在漫畫中深受喜愛的特徵,導致許多人認為選角失敗。
快進七年,雷諾茲在一部獨立電影中重新定義了這個角色,體現了該角色標誌性的幽默和風格。他的 R 級改編證明,最初的選擇並沒有缺陷,而是執行不力的受害者。這一演變使得備受爭議的選角得到了積極的重新考慮,凸顯了《X戰警前傳》之外的潛力。
9 重鑄蜘蛛俠
超凡蜘蛛人 (2012)

2000 年代是超級英雄電影的黃金時代,薩姆雷米的蜘蛛人三部曲為該類型的成功鋪平了道路。然而,在第四部流產後,重啟《超凡蜘蛛人》系列並重新選主角的決定引發了重大爭議。粉絲們堅持托比·馬奎爾的扮演,並質疑安德魯·加菲爾德是否適合這個標誌性角色。
儘管《超凡蜘蛛人2》反響平平,但時間對加菲貓的表演卻是有利的。當觀眾重新審視他在《蜘蛛人:無路回家》中的敘述時,很明顯,最初的強烈反對是錯誤的,而重新啟動的選擇實現了某種復甦。加菲貓的魅力和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保持著彈性,最終確保了他在蜘蛛人遺產中的地位。
8 讓超人和佐德摧毀大都會
超人:鋼鐵之軀 (2013)
在這裡觀看
DCEU 的首部電影《超人:鋼鐵之軀》因其對超人故事的黑暗重新想像而引起了觀眾的兩極分化。在超人與佐德的史詩對決中,大都會遭受了災難性的破壞,引發了有關該角色道德和責任的爭論。批評者尤其批評超人在混亂中明顯無視平民安全。
然而,這場戰鬥的後果在《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中變得至關重要,該片探討了超人決定的後果。這條敘事線索幫助有爭議的破壞在續集的背景下更好地發展,表明有時,在講故事中承擔的風險可能會導致後續電影中更豐富、更深刻的故事講述。這一設置證明了它的價值,這個有爭議的選擇得到了接受。
7 《鋼鐵人 3》的國語揭曉
鋼鐵人 3 (2013)

在漫威宇宙中,《鋼鐵人 3》因其對滿大人角色的爭議性扭曲而臭名昭著。漫畫迷們對這個形象感到失望,批評它是對經典反派的背叛。結果,《鋼鐵人 3》發現自己陷入了強烈反對的中心。
然而,故事在漫威宇宙中繼續發展。這個角色在《王者萬歲》中被重新演繹,隨後在《上氣》和《十環傳奇》中更加忠實地出現。這增加了最初決定的深度和背景,使這一轉折最終獲得讚賞,成為解決早期失誤的更廣泛角色弧線的一部分。
6 取代愛德華·諾頓
復仇者聯盟 (2012)

最初,粉絲們對於用馬克魯法洛取代《無敵浩克》中飾演布魯斯班納的愛德華諾頓替換《復仇者聯盟》的決定存在分歧。許多人認為諾頓的解釋更合適,這導致了對魯法洛選角的懷疑。
然而事實證明,魯法洛是復仇者聯盟的重要資產,他憑藉對角色細緻的刻畫很快就贏得了粉絲的喜愛。他對綠巨人的演繹成為後續電影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表明,當與他對系列電影的貢獻相權衡時,最初圍繞他的選角的爭議最終消退了。魯法洛的表現證實了事後看來這項決定是明智的。
5 格 溫史黛西之死
超凡蜘蛛人 2 (2014)
在這裡觀看
《超凡蜘蛛人 2》的許多創意選擇都面臨著嚴格的審查,尤其是格溫史黛西的令人震驚的死亡。批評者認為,處決感覺很倉促,而且她的死的後果缺乏適當的探索,特別是當該系列未能在續集中追究其後果時。
當安德魯加菲爾德在《蜘蛛人:無路回家》中重新扮演他的角色時,格溫之死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得到了承認,為先前的情感打擊增添了深度。這種認可讓觀眾更全面地欣賞敘事選擇,展現針對悲劇的人物發展。這個有爭議的決定贏得了新的尊重,因為它與未來的故事敘述息息相關。
4 星爵攻擊薩諾斯
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 (2018)
在這裡觀看
在開創性的《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中,星爵衝動地決定攻擊薩諾斯,引起了不同的反應。這一刻讓星爵從最受粉絲喜愛的人變成了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他的選擇似乎導致了英雄們的垮台。
然而,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結束時,很明顯這個關鍵時刻有更大的敘事目的。星爵的行為在建立復仇者聯盟最終勝利的獨特時間線方面發揮了作用,讓觀眾能夠以新的理解重新評估最初的爭議。角色發展的這一要素展示了即使是有分歧的選擇也可以帶來有影響力的故事敘述。
3 和平締造者殺死瑞克·弗拉格
自殺突擊隊 (2021)
在這裡觀看
繼《自殺突擊隊》(2016 年)反應不佳之後, 《自殺突擊隊》(2021 年)面臨重建特許經營權的艱鉅任務。和平締造者謀殺里克·弗拉格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時刻,引起了粉絲們的分歧,許多人譴責這是一種殘酷的背叛。
然而,隨後以和平締造者為中心的系列提供了一個複雜的視角來觀察他的角色的發展,有效地將一個有爭議的選擇轉變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敘事切入點。他過去在《自殺突擊隊》中的行為豐富了他的角色弧線,讓觀眾將這一選擇視為一種有意義的發展。這種演變證明了有爭議的決策如何為更深入的故事敘述奠定基礎。
2 巴基·巴恩斯不會成為美國隊長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 (2019)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結束為漫威宇宙帶來了重大變化,其中包括讓史蒂夫羅傑斯將美國隊長的衣缽傳給山姆威爾遜而不是他的老朋友巴基巴恩斯的決定,這項決定頗具爭議。這個選擇引起了不同的反應,許多粉絲認為它忽略了巴基成為新隊長的潛力。
在《獵鷹與酷寒戰士》中,巴奇的救贖之旅以及他與山姆的合作為這個選擇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巴基並沒有被降級為單純的配角,而是在與痛苦的過去作鬥爭的同時,加深了他的性格。因此,最初看似輕微的事情轉變為兩個角色的賦權敘事弧,使這一舉動得以很好地發展。
1 彼得帕克作為鋼鐵人助手的角色
蜘蛛人:返校日 (2017)

漫威宇宙中蜘蛛人的引入引起了很高的期望,特別是因為決定將彼得·帕克定位為鋼鐵人的助手。這個創意選擇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許多粉絲擔心這會損害蜘蛛人的個性和標誌性地位。
隨著漫威宇宙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在東尼史塔克去世後,蜘蛛人的經歷導致了《無路可歸》的結局帶來了新的現狀,敘事重新確立了彼得的獨立性。這項決議使最初有爭議的選擇能夠從更有利的角度來看待,因為事實證明它對於蜘蛛人成長為自主英雄至關重要。這個決定不僅適合年齡,也豐富了角色的旅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