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體驗的 10 款傳奇虛構電子遊戲

你必須體驗的 10 款傳奇虛構電子遊戲

電子遊戲概念融入主流媒體,為故事敘述帶來了獨特的樂趣和創造力。電子遊戲中的元素常常會啟發電影和電視節目中的情節設計和框架,讓觀眾能夠將這些虛構的遊戲當作真實的生活體驗來對待。

無論是作為轉瞬即逝的故事情節出現,或是形成關鍵的敘事背景,虛構遊戲都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故事可以是情節驅動的事件,也可以是人物沉浸其中的整個世界,偶爾還會出現「被困在另一個世界」的場景。

10骨風暴

辛普森一家

辛普森一家中的 Bonestorm 廣告

在《辛普森家庭》的「瑪姬不要驕傲」一集中,巴特迷上了一款新的格鬥遊戲《Bonestorm》,這款遊戲的廣告非常華麗,充滿了誇張的戰鬥和戲劇性的視覺效果。儘管這款遊戲被大肆宣傳,瑪吉還是不認可其中的暴力內容和高昂的價格。

甚至米爾豪斯也設法得到了一份副本,但當他將注意力轉向更簡單的杯球玩具時,最初的吸引力很快就消失了。這表明,有時候,炒作並不等於持續的享受——也許李卡瓦洛的推桿挑戰賽會是一個更深思熟慮的選擇。

9糖果衝刺

無敵破壞王

拉爾夫在《無敵破壞王》中進入糖果衝刺

在動畫電影《無敵破壞王》中,臭名昭著的街機反派為了追尋英雄勳章拋棄了自己的櫃子。逃生艙發生事故後,他進入了《糖果衝刺》,這是一款以糖果為主題的異想天開的賽車遊戲,與經典的街機賽車遊戲相似。

雖然玩家透過選擇角色並在甜美、富有想像力的賽道上競速來參與遊戲,但遊戲機制非常複雜。角色必須透過贏得比賽來贏取參與幣,這導致遊戲的結局發生轉折,遊戲的統治者糖果國王 (King Candy) 被揭露為一個冒名頂替者 — — 遊戲 TurboTime 中的 Turbo — — 利用了該系統。

8太空偏執狂

波場

《電子世界爭霸戰》中的 Space Paranoids 街機櫃螢幕

在《電子世界爭霸戰》中,在事件展開之前,凱文·弗林 (Kevin Flynn) 在 ENCOM 擔任遊戲設計師,並創作了多款遊戲,包括廣受歡迎的《太空偏執狂》(Space Paranoids)。影片描述了弗林與這個內閣交戰的情景,玩家的目標是使用砲塔消滅識別者。

弗林對 ENCOM 的不滿源於他們盜用他的原始碼來獲取商業利益。有趣的是,《太空偏執狂》的元素後來出現在 ENCOM 系統的虛擬領域中,展示了其在敘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跨媒體引用中的影響,例如在《王國之心 2》中。

7綠洲

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中的綠洲登入介面

《頭號​​玩家》讓觀眾沉浸在一個殘酷的未來世界中,主角韋德透過「綠洲」——一個廣闊的虛擬實境世界,逃離可怕的生活困境。 OASIS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並體現了對各種流行文化元素的無數認可。

這個身臨其境的世界讓玩家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踏上無限的冒險,這也引發了一些關於版權以及數位故事講述領域的創作自由程度的有趣問題。

6羅伊:精彩人生

瑞克和莫蒂

《瑞克和莫蒂》中的瑞克和莫蒂站在羅伊街機遊戲機前

在《瑞克和莫蒂》的《莫蒂夜奔跑》中,瑞克向莫蒂介紹了一款街機遊戲,該遊戲允許玩家在幾分鐘內過上完整的一生,名為《羅伊:精彩人生》。當莫蒂在顯著加速的時間框架內體驗羅伊存在的整個過程時,這個諷刺性的生活模擬器吸引了兩個角色。

遊戲的獨特結構吸引了觀眾對在遊戲中體驗一生的含義的興趣,突出了現實與遊戲的融合,同時強調了里克對遊戲玩法的掌握。

5.《刀劍神域》

刀劍神域

刀劍神域中的艾恩葛朗特城堡

刀劍神域徹底改變了虛擬實境遊戲,採用沉浸式 FullDive 技術,讓玩家可以用五種感官融入奇幻世界。由於採用了突破性的 NerveGear 系統,該遊戲在推出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然而,當玩家因為創作者的不可預測的動機而被困在遊戲中時,最初的喜悅很快就變成了恐懼,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並對虛擬現實遊戲未來的進步和規則提出了挑戰。

4令人驚嘆的數位馬戲團

令人驚嘆的數位馬戲團

《神奇數字馬戲團》的標題畫面

神奇的數位馬戲團創造了一個引人入勝、異想天開的環境,讓人想起復古的電腦遊戲。雖然沒有完整的記錄,但這是一款充滿虛擬實境元素的兒童遊戲,成為一個充滿古怪任務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心。

儘管其設計看似無害,但強制參與的陰暗面引發了人們對其隱藏敘事的好奇。這款遊戲專為年輕玩家設計,正如其「適合所有人」的評級所示,但其有趣的介面也體現了心理深度。

3.小雞雞寶貝

南方公園

《南方公園》中的小雞寶貝遊戲標題畫面

《南方公園》中的「小雞雞寶貝」一集是對 20 世紀 90 年代神奇寶貝熱潮的戲仿。巧妙的是,這個教育系列同時成為了商品,並最終演變成視頻遊戲。然而,遊戲玩法幽默地轉向軍事戰略,諷刺了早期概念的固有魅力。

這個概念體現了對兒童娛樂產業的消費文化和操縱的批判,展示瞭如何巧妙地將無辜的角色引向更黑暗的主題。

2牛頭怪之謎

蝙蝠俠:動畫系列

蝙蝠俠:動畫系列中的牛頭怪之謎遊戲畫面

在《蝙蝠俠:動畫系列》中,愛德華‧尼格瑪轉變為謎語人源自於他早期創作的一款名為《牛頭怪之謎》的電子遊戲。玩家在迷宮中穿行,解決謎題以取得進步,這與漫畫中的遊戲形成鮮明對比。

這個故事情節增加了他的角色弧的深度,將他的智慧與遊戲的可信度聯繫起來,並巧妙地評論了遊戲產業的創造和背叛。

1全球熱核戰爭

戰爭遊戲

WOPR 在 WarGames 中演繹全球熱核戰

在 1983 年的電影《戰爭遊戲》中,主角大衛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名為「全球熱核戰爭」的高度機密的模擬程式。它最初被認為是一款簡單的遊戲,但卻展示了核戰的緊張場景。

當大衛參與該計劃時,他無意中引發了超級大國之間的對抗,引發了人們對軍事模擬的道德考慮以及將全球衝突視為單純娛樂的潛在後果的思考。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大衛巧妙地提出了「相互保證摧毀」的概念,說明了將遊戲與現實生活中的賭注混為一談的危險。

來源和圖片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