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俠盜獵車手 VI》的開發工作於 2018 年開始,預計 2026 年發布。這個時間表表明該遊戲的開發過程長達八年,儘管一些消息來源表明,最初的工作可能開始得更早。我們的分析將集中在 2018 年。
當我們考慮電玩遊戲創作的更廣闊前景時,八年的開發時間表並不稀奇。十多年前推出的《俠盜獵車手 V》繼續為其類型遊戲的成功設定了高標準。 Rockstar Games 以《荒野大鏢客 2》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俠盜獵車手》的獨特魅力讓粉絲們熱切地等待著它的下一部作品。
對開發時間表的反思提醒我們,《俠盜獵車手 VI》並不是唯一一款處於延長創作階段的遊戲。遊戲產業充斥著經歷漫長開發週期的例子,我們很快就會重點介紹一個特別臭名昭著的案例。
許多遊戲的完成時間比《GTA VI》更長。讓我們深入研究幾個值得注意的例子。
10.《龍騰世紀:面紗守衛》
截然不同的 BioWare

開發已開始 |
發布日期 |
2015 |
2024 |
繼 2014 年《龍騰世紀:審判》獲得好評後,其續集的開發於 2015 年開始。然而,這趟旅程充滿了挑戰。在《Anthem》表現平淡之後,最初的現場服務模式計劃被放棄,導致該項目徹底重啟。
這款遊戲原本預計在 2022 年推出,但卻遇到了重大障礙,包括 BioWare 核心員工的高流動率。馬克達拉 (Mark Darrah) 自 1996 年起就職於 BioWare,為之前的所有《龍騰世紀》遊戲做出了貢獻,他的離職於 2020 年的影響尤其深遠。
此外,一些經驗豐富的開發人員因各種裁員而退出,這進一步加劇了本已動蕩的開發過程。
9.暗黑破壞神3
期待已久的回歸

開始開發 |
發布日期 |
2001 |
2012 |
儘管暴雪在 2008 年宣布推出《暗黑破壞神 III》,但其開發工作早在 2001 年就已經開始。這段時間,暴雪內部發生了巨大變化,從一家專注於策略遊戲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的公司發展成為以《魔獸世界》的成功為主導的公司。 2008 年 Activision 的收購進一步影響了該專案。
最終,《暗黑破壞神 III》的開發耗時比預期更長,才達到暴雪為其遊戲設定的標準,考慮到其艱難的發布和最初受到的批評,這頗具諷刺意味。幸運的是,這款遊戲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引人入勝的遊戲體驗,尤其是作為《暗黑破壞神 IV》的替代品。
8星空
摘星

開發已開始 |
發布日期 |
2013年(或更早) |
2024 |
關於 Starfield 是否值得其較長的開發週期的爭論可能還會繼續。儘管這款遊戲於 2018 年發布,但許多人認為其基礎工作早在 2013 年就已完成。 Bethesda Game Studios 指出,他們雄心勃勃的太空 RPG 遊戲的技術直到當前一代遊戲機出現才可行。
Bethesda 以其漫長的開發時間而聞名,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發布了《上古捲軸5:湮沒》、《輻射 3》、《天際》和《輻射 4》等成功遊戲。然而,《Starfield》與《異塵餘生 4》之間間隔了八年,這讓人希望未來的計畫不要花那麼久。
7.《銀河戰士:恐懼》
100% 值得等待

開發已開始 |
發布日期 |
2005年左右 |
2021 |
雖然《銀河戰士恐懼》最終於 2021 年在 Nintendo Switch 上發布,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它為 Nintendo DS 設計的時期,開發工作大約在 2005 年啟動。最初圍繞這款遊戲的興奮被取消的傳言所抑制,特別是在早期猜測之後的幾年裡沒有分享任何重大更新。
儘管任天堂粉絲們很喜歡《銀河戰士 Prime》系列遊戲,但他們往往希望回歸深受喜愛的 2D 風格。代表這一回歸的《銀河戰士恐懼》經歷了多次延期和轉變,最終在 3DS 版《銀河戰士:薩姆斯歸來》大獲成功後被交給 MercurySteam 開發。結果證明,有些等待確實是值得的。
6母親3
任天堂,請在本地發布此版本

開始開發 |
發布日期 |
1994 |
2006 |
目前,北美的粉絲們仍在焦急地等待《地球冒險 3》在日本以外的地區正式發行。對日本來說,開發週期從 1994 年開始,長達 12 年。
該遊戲最初是為超級任天堂設計的,但由於遊戲機的記憶體限制,其向任天堂 64 的演變未能實現。在 2000 年短暫取消後,Game Boy Advance 的開發重新開始,由於 GBA 的功能,其格式從 3D 轉變為 2D。儘管其遊戲機制已經過時,但它已經成為經典遊戲,並因其敘事深度和獨特魅力而備受讚譽。
5.《獵物》(2017)
終極公路旅行

開始開發 |
發布日期 |
2006 |
2017 |
2017 年發布的《掠食》 (Prey) 可能是陷入開發困境的遊戲最臭名昭著的例子之一。該遊戲最初計劃作為 2006 年同名遊戲的續集,但卻遭遇了開發困境,導致其版權控制權從 3D Realms 轉移到了 Bethesda Softworks。
洩漏的訊息暗示該遊戲將由以《羞辱》系列聞名的 Arkane Studios 領導重啟。諷刺的是,該工作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決否認了這些說法,堅稱他們沒有在製作《掠食》的續集。回想起來,這次臭名昭著的否認引起了廣泛關注。
4最後的守護者
它真的出來了!

開始開發 |
發布日期 |
2007 |
2016 |
《最後的守護者》於 2009 年上映,由於《古堡迷蹤》和《旺達與巨像》的成功,這部影片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開發工作於 2007 年開始,但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延誤和挑戰,包括團隊重組和遷移到不同的硬體。
該項目最初計劃在 PlayStation 3 上發布,後來轉向 PlayStation 4,並在 2015 年 E3 上重新公開亮相。它最終於 2016 年 12 月發布,並獲得了經典地位,證明了一些長期的開發確實可以獲得回報,特別是當技術進步可以帶來更精緻、更引人入勝的體驗時。
3.《最終幻想15》
終極公路旅行

開始開發 |
發布日期 |
2006 |
2016 |
2006 年推出的《最終幻想對決 XIII》變成了長達十年的旅程,最終在《最終幻想 XV》中呈現終極公路冒險。該專案最初是一個更大的互聯繫列的一部分,後來經歷了重大轉變,並被重新命名為自己的主線作品,並在幕後引入了新的團隊和方向。
重大的領導層變動(包括向新遊戲總監的過渡)以及對遊戲範圍的大規模重新設計導致了時間線的延長。然而,該遊戲在 2013 年 E3 展上的亮相重新點燃了人們的熱情,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等待後,它終於在 2016 年上市,標誌著該系列回歸本源。
2永遠的毀滅公爵
未完成

開始開發 |
發布日期 |
1997 |
2011 |
《永遠的毀滅公爵》是遊戲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故事之一,它保持著有史以來最長的電子遊戲開發週期的金氏世界紀錄。經過多次延期和大規模重新設計後,它最終於 2011 年發布。
該項目最初由 3D Realms 開發,但遭遇了無數挫折,導致責任轉移到 Gearbox Software 和其他工作室。最終,它承載著數十年的期待,讓觀眾質疑它是否能達到《毀滅公爵 3D》的水準。回想起來,許多人認為或許不發布這個版本會更好。
1.《毀滅戰士》(2016)
值得等待

開始開發 |
發布日期 |
2007 |
2016 |
2016 年重啟的《DOOM》在其漫長的開發過程中遇到了各種複雜情況。最初與 Rage 共享資源,開發不僅不必要地延長,而且還包括重新定義遊戲願景的轉變。
該系列最初被構思為《DOOM 4》,經過多次重新構想才確立了其特色,重新呈現了該系列聞名的經典快節奏動作。在經歷了艱難的開局之後,id Software 的努力帶來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不僅使該系列煥發了活力,而且在發佈時也超出了預期。
在前作成功的基礎上,《DOOM Eternal》於 2020 年推出,並在今年稍早發布了敘事前傳《DOOM:黑暗時代》,進一步鞏固了《DOOM》在流行文化中的復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