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爾,一款電子遊戲的出現會徹底改變整個產業的格局。《決勝時刻》 、《要塞英雄》 、《光環》、《Elden Ring》和《博德之門3》等標誌性遊戲只是其中幾個留下深遠影響的例子。
這些大作常常引發關於哪款遊戲可能成為「下一個大熱門」的討論。自90年代中期以來,《最終幻想》就為角色扮演遊戲(RPG)樹立了黃金標準。雖然它並非日式RPG的開創者,但毫無疑問,它已成為最經久不衰、最受玩家喜愛的系列。
這項成功激勵了其他開發者創作自己的作品,希望複製這種魔力。儘管有無數值得稱道的嘗試,但沒有一部能與《最終幻想》的輝煌相媲美。本文,我們將探討幾款渴望與這位RPG界的巨擘抗衡,但最終卻功虧一簣的作品。
10龍騎士傳說
我們家有《最終幻想7》

90年代末,許多開發者都渴望打造一款能與每年發行的《最終幻想》相媲美的遊戲。其中,《龍騎士傳說》脫穎而出,成為引人注目的競爭者。遊戲主角是一位刺蝟頭的男主角,一位深褐色頭髮的戀人,以及一位銀髮反派,劇情跌宕起伏,甚至還有令人震驚的角色死亡。
雖然這款遊戲引入了引人入勝的機制和敘事元素,但卻未能引起玩家的廣泛共鳴。《龍騎士傳說》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款受人追捧的熱門遊戲,人們只是對它懷念,而不是它所期望的開創性系列,其光芒被新作更先進的畫面和玩法風格所掩蓋。
9失落的奧德賽
遊戲太晚了

《失落的奧德賽》憑藉其出色的劇情和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但其遊戲模式也嚴重依賴《最終幻想》系列。這款遊戲於2008年發行,由前《最終幻想》系列創作者精心打造,以經典的失憶英雄、魔法衝突和錯綜複雜的劇情為特色。
然而,此時遊戲格局正轉向開放世界體驗,傳統的回合製模式正迅速失寵。儘管《失落的奧德賽》採用了創新的計時戰鬥機制,但它最終未能取得前作那樣的巨大成功。
8迷失的靈魂
任性的靈魂

《Lost Soul Aside》的開發過程起伏,靈感源自楊冰的雄心壯志,而他的靈感則源自《最終幻想 15》的預告片。這款遊戲的定位是成為一款主打作品,擁有高水準的製作水準和精妙的戰鬥系統,讓人聯想到《最終幻想 16》。
遺憾的是,各種開發挫折導致遊戲最終版本與最初的設想大相逕庭。雖然戰鬥機制非常出色,但劇情和角色互動卻大打折扣,最終未能達到預期。遊戲最初的設定是以反抗軍挑戰帝國為開端,但很快就演變成一場讓玩家感到困惑的外星人入侵陰謀。
7預示
Square Enix 創下歷史新低

《Forspoken》充分證明了「遊戲的品質遠勝於其各個組成部分」這一理念。儘管借鑒了《最終幻想》系列的視覺效果和戰鬥風格,它還是成為了2023年最受詬病的遊戲之一,尤其是與《最終幻想16》的成功相比。
核心問題主要源自於其劇本,其劇本被認為令人尷尬,經常影響遊戲體驗。雖然戰鬥機制最終證明頗具吸引力,但由於角色發展乏味,以及 Boss 設定乏味,整體體驗堪稱糟糕。
6勇敢的默認
掠奪你的懷舊之情

2014年,日式角色扮演遊戲(JRPG)逐漸式微,傳統回合製遊戲的衰退也愈演愈烈。由Silicon Studios開發、Square Enix支持的《勇氣默示錄》 (Bravely Default)的出現,喚起了人們對經典《最終幻想》時代的懷舊之情。
這款遊戲以其藝術風格和遊戲機制,頌揚了90年代早期RPG的魅力。然而,它發行時機不佳;由於當時是3DS平台,它錯過了那些當時已經轉向更高階主機的玩家的關注。最終,雖然遊戲機制令人愉悅,但它並沒有獲得足夠的吸引力,無法成為真正的競爭者。
5異度裝甲
存在主義幻想

《異度裝甲》在遊戲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它最初計劃作為《最終幻想8》的續作,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更黑暗、更深刻的獨特敘事。儘管開發倉促,導致後期出現了嚴重的敘事問題,但最終還是成功了。
創新的戰鬥系統將即時連擊和機甲戰鬥相結合,增強了遊戲的吸引力。可惜的是,由於時間限制,該計畫被迫中止,未能充分發揮其潛力。該系列的開發者後來成立了Monolith Soft,為廣受好評的《異度神劍》系列奠定了基礎。
4火焰之息
呼吸新鮮空氣

《龍戰士》於 1993 年首次亮相,試圖在《最終幻想》主導的競爭日益激烈的 RPG 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多年來,每部作品都面臨著《最終幻想》系列新作的競爭,導致 Capcom 於 2008 年因財務狀況不佳而退出 RPG 領域。
儘管系列遊戲發展緩慢,但其引人入勝的遊戲玩法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仍然令人信服。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龍變身機制深受玩家喜愛,在如今煥發新生的日式角色扮演遊戲領域,它值得重振旗鼓。
三星海洋
太空中的最終幻想

《星之海洋》於1996年推出,旨在與《最終幻想》直接競爭,為該類型遊戲注入科幻元素。遊戲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發行,採用即時戰鬥模式,與當時大多數RPG遊戲盛行的回合製風格截然不同。
儘管《最終幻想》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尤其是在其三十年的歷史中推出了六部續作,但它的全球影響力從未達到《最終幻想》的水平。最近的重製版重新點燃了人們對《最終幻想》的興趣,但該系列仍然渴望一部能夠真正挑戰其傳奇對手的鉅作。
2野性武器
幻想槍

Wild Arms選擇了一種獨特的方法,將西方影響與傳統 RPG 元素融合在一起,並提出疑問:「如果最終幻想中有槍會怎樣?」不幸的是,它在《最終幻想 7》發布後不久就推出了,而《最終幻想 7》已經在圖形和敘事卓越性方面樹立了很高的標準。
初代遊戲雖然在與《最終幻想》的競爭中略顯疲態,但依然獲得了熱烈的迴響。後續作品,尤其是《荒野之臂2》,雖然探索了3D畫面並提升了遊戲性,但在新遊戲的競爭中仍然略遜一籌。
1阿卡迪亞的天空
Dreamcast 的大動作

《阿卡迪亞天空》是世嘉在RPG領域奪冠的大膽嘗試。它被宣傳為《最終幻想》的潛在競爭對手,擁有生動的畫面、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扣人心弦的戰鬥。然而,Dreamcast主機的短暫性阻礙了它的成功。
儘管這款遊戲擁有紮實的玩法和引人入勝的世界觀,但它卻因Dreamcast的迅速衰落而黯然失色,而由於在建立系列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它最終未能被銘記為那個時代的“最終幻想殺手”。如今,它留下的只有忠實的粉絲群,以及對這款遊戲本來就該擁有的懷舊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