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0年代末以來,我一直是《星際大戰》的忠實粉絲,有幸見證了許多備受讚譽和熱烈追捧的《星際大戰》遊戲的發布。像《星際大戰:黑暗勢力》《星際大戰:舊共和國武士》這樣的標誌性作品,以及像《星際大戰絕地:墮落的武士團》這樣的當代作品,不僅被公認為傑出的《星際大戰》系列作品,本身也被認為是非凡的電子遊戲。
然而,在這些備受讚譽的作品中,一些被低估的《星際大戰》遊戲卻難以獲得認可,它們往往發行時缺乏宣傳,飽受批評,或在商業上遭遇失敗。這些隱藏的瑰寶值得重新審視,並在遊戲界的聚光燈下獲得認可。
雖然這些遊戲並非每個方面都完美無缺,但它們都具有值得重溫的品質。
10.《星際大戰前線》(2015)
《星際大戰前線》回歸

《星際大戰:前線》系列囊括了《星際大戰》遊戲宇宙中最激動人心的幾款作品,讓玩家能夠體驗橫跨銀河系的標誌性、充滿動作的戰鬥。在《星際大戰:前線3》不幸停產後,該系列一度沉寂,直到2015年EA透過DICE工作室推出的《星際大戰:前線》才使其重獲新生。
儘管《瘟疫危機》系列早期作品中一些備受玩家喜愛的功能——例如艦對艦戰鬥和專門的單人戰役——在2015年發行的這款遊戲中,它卻為許多第八代主機玩家帶來了備受喜愛的多人遊戲體驗。就我個人而言,我珍藏著沉浸於視覺震撼的多人戰鬥和揮舞著威力強大的DL-44爆能手槍的美好回憶。
9星球大戰:獵人
星際大戰風格的《鬥陣特攻》

英雄射擊遊戲類型對於尋求強大玩家基礎的開發人員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不幸的是, Zynga 於 2024 年推出的《星際大戰:獵人》未能取得與《鬥陣特攻》和《漫威對手》等同類遊戲一樣的成功。
這款遊戲經歷了開發障礙,包括試發行和不合理的平台限制,最終只能在 Nintendo Switch 和行動裝置上發行。儘管如此,《獵人》仍然保留了其獨特的魅力,玩家可以操控各種角色,例如駕駛客製化 AT-ST 的伊沃克人,或自詡對原力敏感的機器人。
《星際大戰:獵人》擁有獨特的角色設計和遊戲機制,迪士尼和盧卡斯影業可以在未來的專案中探索尚未開發的潛力。
8星際大戰:原力釋放2
弒星者飽受爭議的結局

《星際大戰:原力釋放 II》由盧卡斯藝術公司在迪士尼收購該系列之前開發,但與其前作(2008 年的續作)相比,反響平平。這部續作令人失望地縮減了遊戲元素,戰役長度縮短,敵人類型也更少。
儘管如此,它延續了蓋倫·馬雷克引人入勝的敘事,探索了原力敏感克隆人的黑暗複雜性,並引入了帝國控制的卡米諾等標誌性地點。包括我在內的馬雷克旅程的粉絲們都希望他的傳奇有朝一日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最好是在《原力釋放3》的遊戲中。
7星際大戰亡命之徒
被低估的遙遠的開放世界

根據育碧執行長 Yves Guillemot 報導,作為星際大戰系列電子遊戲的最新成員,《星際大戰:法外狂徒》不幸地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並被打上了商業失敗的標籤,首月票房收入僅為 100 萬美元。
儘管內部消息人士暗示續集將被取消,但該遊戲仍將在 Nintendo Switch 2 上發布。新的 Switch 銷售量可能不會促使育碧重新考慮續集,但新手和經驗豐富的玩家都應該體驗以銀河系犯罪底層為中心的視覺震撼的開放世界敘事,沒有絕地或西斯的焦點。
6星際大戰:中隊
最佳星際戰鬥機模擬器

星際戰機的戰鬥一直以來都深受玩家喜愛,而《星際大戰:中隊》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刺激體驗。遊戲背景設定在後恩多時間線,玩家可以駕駛自訂飛行員,在新共和國和帝國軍隊中作戰。
雖然它的敘事戰役可能很簡短,但沉浸式的第一人稱視角和VR星際戰鬥機玩法卻非常出色,能夠讓玩家透過團隊合作擊落敵艦並支援其他飛行員。這是我首次撰寫遊戲評測,其逼真的戰鬥機制值得推出續作,其中包含《星際大戰》電影三部曲中經典的星際戰鬥機。
5星際大戰前線:精英中隊
《星際大戰前線3》的願景

這份榜單上不太熱門的遊戲之一是《星際大戰:前線:精英中隊》。該遊戲由 Rebellion Developments 於 2009 年開發,是 PSP 和任天堂 DS 的獨佔遊戲。這款副標題標誌著該系列在 2015 年重啟之前的最終章。
《精英中隊》的亮點在於其敘事,它藉鑒了Free Radical Design公司已放棄的《前線3》的劇情,延續了原力敏感的克隆人士兵X1和X2的劇情線,從克隆人戰爭時期一直延續到恩多之後的時間線。此外,它還引入了地面戰鬥和太空戰鬥之間的過渡機制,預示了遊戲愛好者希望在《前線3》中看到的元素。
4.《星際大戰:賞金獵人》
詹戈·費特的克隆之旅

21世紀初是《星際大戰》系列遊戲的黃金時代,而2002年發行的驚險刺激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星際大戰:賞金獵人》更是展現了這一趨勢。該遊戲在GameCube和PlayStation 2等平台上發行,講述了賞金獵人詹戈·費特在銀河系中完成合約、建立人際關係的故事。
雖然它的故事或許不再被視為經典,但由特穆拉·莫里森配音的詹戈在追尋自身遺產的旅程依然引人入勝。遊戲玩法引人入勝,他的火焰噴射器和雙管爆能手槍等機制也讓我回想起了珍貴的童年回憶。
3樂高星球大戰3:複製人戰爭
樂高星際大戰原創三部曲的精彩結局

由 Traveller’s Tales 製作的樂高星際大戰系列遊戲廣受好評,但《樂高星際大戰 III:複製人之戰》依然被低估。與電影版遊戲不同,這款遊戲圍繞著動畫電影和《星際大戰:複製人之戰》的前兩季。
它引入了創新的即時戰略關卡,玩家可以指揮軍隊。雖然它延續了前作的趣味,但特別重要的是,它是最後一部以標誌性的喜劇士兵對話風格為特色的《樂高星際大戰》遊戲。後續作品的配音對白都缺乏吸引力,削弱了它曾經的魅力。
2星際大戰:第三集-西斯的復仇
最佳劇情片改編遊戲

21世紀初,電影改編遊戲屢見不鮮。其中,由The Collective開發、在電影上映前不久發行的《星際大戰:第三集:西斯大帝的復仇》堪稱頂級動作遊戲。玩家將體驗阿納金·天行者和歐比王·克諾比的故事,從複製人戰爭到帝國崛起,一路走來。
這款充滿動作元素的遊戲巧妙地模仿了經典的格鬥遊戲,同時融入了複雜的探索性玩法,並展現了一些最精妙的光劍戰鬥機制,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電影特技協調員的洞察力。我的遊戲體驗非常全面,引人入勝,多樣化的敵人和場景讓玩家能夠體驗關鍵時刻,例如第66號命令。
1.《星際大戰:共和國突擊隊》
一款真正特別的星際大戰遊戲

在《西斯大帝的復仇》發行之前,盧卡斯藝界推出了多款配套遊戲,其中《星際大戰:共和國突擊隊》特別引人注目。這款以小隊為核心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讓玩家扮演 RC-1138(即「老大」),帶領一支精銳的克隆人突擊隊,在克隆人戰爭中最激烈的戰鬥中奮勇拼搏。
這部作品以克隆人士兵為主題,捕捉了戰爭的殘酷現實,從而脫穎而出。儘管後續作品中也出現了一些深受粉絲喜愛的故事,例如《星際大戰:殘次品》,但玩家群仍然渴望續作《帝國突擊隊》,來探索德爾塔小隊的宏大故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