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遊戲產業有著悠久而傳奇的歷史。作為與不斷發展的技術緊密交織的媒介,每一次技術突破都會帶來互動娛樂的重大變革。
這種不斷的演變使得眾多電玩遊戲系列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適應,跟上最新的進步和市場動態。然而,這種適應性常常導致它們偏離最初贏得人們喜愛的核心元素。
這種轉變本身並不是負面的;儘管如此,它還是引導許多標誌性系列遊戲走向新的敘事、視角、遊戲重點和機制。下面,我們將探討十個長期存在的、發生重大轉變的遊戲系列,它們反映了該行業多年來的發展。
10.辛迪加
變質的寶石

第一場比賽 | 辛迪加(1993) |
最新遊戲 | 辛迪加(2012) |
當我第一次接觸射擊遊戲《Syndicate》時,我就被它引人入勝的世界、主題和扣人心弦的戰役所吸引。
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這是 1993 年一款遊戲的翻版。在懷舊情緒的驅使下,我找到了原版,結果發現它是一款完全等距即時戰術 (RTT) 遊戲。儘管共享同一個宇宙,但它給人的感覺與最近的 FPS 作品截然不同。
從 RTT 到 FPS 的轉變標誌著該系列的重大轉變。雖然翻拍版並沒有獲得巨大的人氣,但它代表了無縫的概念演變,與該系列電影的基礎非常契合。
9.索尼克
並且仍在運行

第一場比賽 | 刺蝟索尼克(1991) |
最新遊戲 | 暗影世代 (2024) |
索尼克最初是一款 2D 平台遊戲,後來擴展到涵蓋多種遊戲類型,包括 3D 平台遊戲、賽車遊戲、格鬥遊戲、角色扮演遊戲和視覺小說,從根本上改變了遊戲格局。
即使縮小到其主要類型,《刺猬索尼克》、《索尼克大冒險》和即將推出的《暗影世代》之間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暗影扮演了突出的角色。索尼克系列在保持其核心精神的同時不斷重塑自我,使其在人氣波動中依然保持相關性。
8.《波斯王子》
一個系列涵蓋多種遊戲類型

第一場比賽 | 波斯王子(1989) |
最新遊戲 | 《波斯王子:流氓》(2024) |
《波斯王子》是 80 年代少數幾個至今仍具有影響力的系列遊戲之一,儘管其近期作品面臨挑戰。
最初,它因採用 2D 轉描技術的電影平台而聞名,後來於 1999 年進軍 3D 領域,並在標誌性的《波斯王子:時之刃》等遊戲中融入了動作冒險元素。
這款關鍵的遊戲多年來為該系列樹立了標準,並逐漸與其機械根源保持距離。現在,隨著《波斯王子:失落的王冠》和《波斯王子:流氓王子》等遊戲的推出,該系列從銀河戰士惡魔城和 roguelikes 等遊戲類型中汲取靈感,為其遊戲玩法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同時讓人感覺煥然一新。
7.《最終幻想》
越來越多的行動

第一場比賽 | 《最終幻想》(1987年) |
最新遊戲 | 《最終幻想VII:重生》(2024年) |
《最終幻想》是電子遊戲產業的歷史支柱,其多樣化的冒險故事影響了近四十年的遊戲產業。
該系列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轉變,從像素化、靜態的 2D JRPG 發展成為動態、高保真動作 RPG。
原版《最終幻想》和《最終幻想 16》之間的差異是驚人的;然而,該系列仍然成功保留了其本質。 《最終幻想 14》MMORPG 等遊戲展示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適應性,同時保持了核心系列的現代感和吸引力。
6.戰神
最佳發展

第一場比賽 | 戰神(2005) |
最新遊戲 | 戰神3:諸神黃昏(2022) |
自誕生以來,《戰神》已成為 PlayStation 的標誌性作品。原版三部曲奠定了砍殺類遊戲完美傳統的基石,而令人難忘的便攜版和備受詬病的《戰神:升天》更是錦上添花。
一個關鍵的轉變來自於對遊戲類型演變的理解,導致了出人意料的《戰神》(2018 年)的誕生,它將這個系列變成了一種動作冒險體驗,讓人想起《黑暗靈魂》而不是《鬼泣》。
此外,奎托斯融入了北歐神話,塑造了一個超越單純復仇的豐富人物。隨著最近《戰神:諸神黃昏》擴展到 Roguelike 領域,很明顯該系列已經徹底改變了其核心元素。這種大膽的演變值得稱讚,體現了遊戲開發的高水準。
5.惡魔城
破碎的身份

第一場比賽 | 惡魔城(1986) |
最新遊戲 | 惡魔城:暗影之王2(2014) |
惡魔城是遊戲界的一股重要力量,它徹底改變了動作平台遊戲,並為我們現在所稱的銀河戰士惡魔城遊戲鋪平了道路。
最初,它憑藉經典的街機遊戲根基而蓬勃發展,後來發展出《惡魔城:月下夜想曲》等遊戲,將角色扮演遊戲元素與動作平台遊戲機制融為一體。
這部原創作品開創了一個先例,並在之後的幾年中指導了該系列遊戲的發展,最終導致了《惡魔城:暗影之王》的轉變,即轉變為砍殺遊戲形式。儘管自 2014 年以來我們就沒有見過新的惡魔城系列遊戲,但 MercurySteam 開發的三部曲仍然是我最喜歡的時代,成功地將懷舊與創新融合在一起。
4.後果
從古典到現代

第一場比賽 | 《輻射》(1997) |
最新遊戲 | 《異塵餘生 76》(2018) |
有趣的是,《異塵餘生》既可以躋身頂級 CRPG 榜單,也可以躋身開放世界 RPG 榜單,體現了它的多樣性。
在 Interplay 和 Black Isle 的早期,該系列充分利用了嚴峻的氛圍、硬核機制和隨機遊戲玩法。轉向 Bethesda 推出了《輻射 3》,透過可切換的視角和完善的戰鬥系統,使該系列遊戲更加用戶友好。
然而,《Fallout 76》系列憑藉其完全多人遊戲模式進入了新領域。因此,對於該系列的發展,人們的看法褒貶不一,反映了粉絲不同的期望和反應。
3.《潛龍諜影》
自然進化

第一場比賽 | 《潛龍諜影》(1987) |
最新遊戲 | 合金裝備Δ:食蛇者(2025) |
《潛龍諜影》系列一直是隱身和戰術遊戲的代名詞,但多年來其方法發生了巨大變化。
該系列最初專注於直接的目標,在小島秀夫的願景下不斷發展,將電影敘事與遊戲融合,從而形成更深層的敘事和複雜的遊戲結構。
《潛龍諜影》於 1998 年徹底改變了該系列,修改了幾乎所有方面,並為未來充滿政治和文化批評的作品奠定了基礎。最初的《潛龍諜影》和最新版本之間的反差非常大,而這種演進完全是出於正確的理由。
2.《生化危機》
不同的觀點

第一場比賽 | 《生化危機》(1996) |
最新遊戲 | 《生化危機4重製版》(2023年) |
《生化危機》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子遊戲系列之一,它克服了各種挑戰,並保持了相關性。
隨著每一代遊戲機的推出,Capcom 都會發布突破性的恐怖遊戲,不斷突破界限並探索新的遊戲方式。
我個人與《生化危機》的緣分始於《生化危機:代號維羅妮卡》,最後以《生化危機村莊》結束。該系列遊戲已從固定攝影機視角發展為沉浸式第三人稱視角,在某些部分轉向純動作,然後探索第一人稱遊戲玩法。
這種演變反映了特許經營的變革性質——雖然並非所有變化都是好的,但停滯從來都不是選項。
1.《刺客教條》
徹底改變路線

第一場比賽 | 《刺客教條》(2007) |
最新遊戲 | 《刺客教條:暗影》(2025) |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刺客教條》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系列遊戲之一,它不斷在隱身和平台遊戲的融合中引入新元素。
每一部作品都建立在前一部作品的基礎上,有效地利用了 Animus 敘事手法,從徒手格鬥過渡到激烈的海戰。
在《刺客教條:辛迪加》的模式達到臨界點後,該系列透過《刺客教條:起源》經歷了一次變革性的重啟。
這種轉變強調了 RPG 元素、廣闊的世界和可自訂的遊戲玩法,與原來以隱身為重點的設計有很大不同。這種變化在最近的遊戲中仍然很明顯,例如《刺客教條:暗影》,展示了該系列的持續發展。
雖然我很喜歡經典的遊戲風格,但新作品的成功是不可否認的,並展示了該系列對現代遊戲趨勢的適應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