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 PlayStation 3 (PS3) 那些高預算遊戲機的失敗之處時,我們必須考慮到這款遊戲機本身的起步並不順利。在早期,PS3 經常被貼上商業失敗的標籤。
最初的行銷活動大力宣傳PS3的硬體效能,卻讓觀眾感到困惑。那些怪異的廣告至今仍讓人難以置信,讓人想起後來E3展會上那個更有效的廣告:「這就是在PS4上分享遊戲的方式」。
雖然PS3最終扭轉了頹勢,為索尼帶來了巨大的成功,但以下列出的遊戲未能分享這一復興。儘管這些遊戲投入了大量預算並大力推廣,卻未能提供引人入勝的遊戲體驗。
我們的重點只會放在 PS3 獨有的遊戲上。
10源氏:刀鋒之日
巨型敵對螃蟹

我們先從最具象徵意義的失敗作品之一說起:《源氏:刀鋒之日》。這款遊戲在臭名昭著的E3遊戲展上亮相,當時PS3也首次亮相。遊戲聚焦於根植於日本歷史的戰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與一隻巨型螃蟹的戰鬥。
首發遊戲通常面臨巨大的業績壓力,《源氏》正是 PS3 早期面臨的挑戰的縮影。可惜的是,它的執行效果並未引起共鳴,為這款主機最初的失誤樹立了標竿。
9.非洲
荒野生存

回顧 2000 年代中期的 E3 新聞發布會,這些活動往往更像是企業演示,而非迎合玩家需求。值得注意的是,《Afrika》作為一款視覺效果驚豔的遊戲,展現了 PS3 的圖形處理能力,但最終在遊戲性方面卻有很多不足之處。
《Afrika》被描述為 PlayStation 嘗試打造類似 Pokémon Snap 風格的遊戲體驗,但它未能提供引人入勝的機制,導致 2009 年該遊戲機剛開始流行起來時,在登陸北美市場時反響平平。
8巢穴
發射失敗

備受喜愛的《星際大戰:俠盜中隊》系列的製作公司 Factor 5 曾將《Lair》的目標定得很高,這是一款騎龍冒險遊戲,聽起來前景光明。然而,對支持體感的 Sixaxis 控制器的依賴卻遭遇了巨大的挫敗,掩蓋了其雄心勃勃的初衷。
遊戲反應不佳,促使索尼向評論家發送指南,建議改進遊戲玩法技巧,但這也進一步凸顯了《Lair》的缺陷。遊戲的反應強烈,導致《Factor 5》在發行兩年後停產。
7天劍
天堂可以等待

在忍者理論成為 Xbox 的重要玩家之前,他們於 2007 年推出了 PS3 獨佔遊戲《天劍》。這款遊戲定位為一款充滿動作場面的遊戲,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和強大的敘事。然而,它嚴重依賴快速反應事件——這種機制很快就失去了玩家的青睞。
儘管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並達到了合理的銷售數字,但其財務表現卻令人失望,導致其在 PS3 庫中被歸類為失敗之作。
6白騎士編年史
黑騎士

儘管《白騎士編年史》有續集,但稱其為失敗作品似乎有些不合常規。然而,它最初的反應主要集中在日本玩家群體,未能在全球引起迴響。這款遊戲由以成功RPG遊戲聞名的Level-5開發,人們對其寄予厚望,尤其是在2008年PS3的口碑開始回暖之後。
遊戲創新地融合了回合製和即時戰鬥,但其機制並未達到預期,儘管發布後表現強勁,但其熱情並未持續太久。
5 款PlayStation 全明星大逃殺遊戲
超級粉碎兄弟 It Ain’t

本著標誌性的《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系列的精神,索尼試圖利用其深受喜愛的角色陣容,在 2012 年發布的 PlayStation All-Stars Battle Royale 中大展身手。該遊戲以奎托斯和內森德雷克等角色為特色,旨在創造令人難忘的戰鬥體驗。
然而,它難以與任天堂的同類遊戲相比,在深度和魅力上有所提升。雖然遊戲玩法不錯,但卻常常因缺乏這類遊戲粉絲所期待的引人入勝的角色陣容而受到批評。
4抵抗 3
特許經營的衰退

以成功作品聞名的Insomniac Games為PS3開發了《抵抗》系列,其中第三部尤其廣受好評。然而,該系列的商業表現不佳,未能達到預期銷量,這實際上意味著該系列的終結。
儘管獲得了讚譽和強烈的評論反響,《抵抗 3》慘淡的銷售數據凸顯了遊戲產業評論界的讚譽和商業成功之間的微妙平衡。
3民間傳說
這不是童話而是惡夢

儘管《民間傳說》以愛爾蘭民間傳說為主題,概念頗具前景,但最終卻未能達到預期,導致其續作計畫被取消。這款遊戲於2007年推出,卻因PS3整體發售不佳而遭遇滑鐵盧。雖然遊戲本身還不錯,但卻未能獲得成為主機暢銷產品所需的玩家吸引力。
相較之下,另一款遊戲《神秘海域:德瑞克的寶藏》在同一時間出現並搶走了風頭,而《Folklore》則相對默默無聞。
2霧霾
頭痛

《Haze》被定位為潛在的“光環殺手”,但自問世以來就遭遇了品牌危機。這款遊戲由以《時空分裂者》系列聞名的 Free Radical Design 開發,卻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充斥著各種 Bug,嚴重影響了遊戲品質。
儘管圍繞它的炒作承諾會帶來引人入勝的體驗,但發布會上暴露出無數技術問題,使其潛在的成功脫軌。
1個木偶師
有人擁有這個遊戲嗎?

Puppeteer 是索尼日本工作室製作的一款被低估的佳作,該工作室曾推出《猿人逃脫》和《重力異想世界》等作品。儘管其設計精良、玩法引人入勝,但遺憾的是,它在發行後未能獲得廣泛好評。
由於 Puppeteer 的發佈時間恰逢 PlayStation 4 上市之前,因此其潛力被掩蓋,導致其在市場上難以站穩腳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