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遊戲世界裡,批評無所不在,尤其是在現今的社群媒體時代,像Reddit這樣的平台會放大人們對心愛遊戲哪怕最細微的瑕疵的討論。雖然我們經常進行這樣的審視,但必須認識到,沒有一款遊戲是完美無缺的;每款遊戲都有其自身的缺陷。這引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真的有完美的遊戲嗎?雖然這個主題最好留到以後再討論,但一些擁有關鍵缺陷的優秀RPG遊戲仍然值得探討。
10.《巫師3:狂獵》
戰鬥不盡人意

《巫師3》常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遊戲之一,其敘事、畫面、任務設計和角色塑造都堪稱一流。它沉浸式的世界無疑是我最喜歡的五款遊戲之一。然而,它仍然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點:戰鬥系統。雖然遊戲初期提供了引人入勝的體驗,但隨著玩家的進度,它缺乏一種不斷進化的感覺。戰鬥機制從第一個小時到第八十個小時都顯得停滯不前,只有少量的法術強化,以及在遊戲過程中引入的少數新劍術。
戰鬥機制的停滯促使我嘗試透過W3EE mod進行修改,因為我認為對於這樣一場戰鬥為主的遊戲來說,更動態的戰鬥系統至關重要。因此,這阻礙了它達到完美的境界。
9星空
幾乎銀河系般的勝利

儘管觀點不一,但我認為《星空》基本上兌現了其雄心勃勃的承諾——除了一個明顯的缺陷:它的程式生成。起初,跨越星系的廣闊探索令人著迷,但最終,隨著玩家在無數星球上面對相同的低溫實驗室和類似的建築,環境的重複性開始顯現。這種重複性最終降低了遊戲體驗,使探索變成了一種徒勞無功的努力。
儘管戰鬥機制一流,任務也引人入勝,但缺乏獨特的手工場景設定,削弱了玩家期待 Bethesda 遊戲帶來的沉浸式探索體驗。這損害了其作為太空模擬遊戲的本質。
8.賽博朋克2077
反派在哪裡?

賽博龐克 2077以驚豔的畫面、扣人心弦的戰鬥以及交織著選擇與後果的豐富敘事深深吸引著玩家。然而,遊戲在反派角色的刻畫上略顯不足。雖然荒坂依宣最初是以主要反派的身份登場,但他在整個遊戲過程中基本上處於邊緣地位。這種缺失使得玩家在劇情中無法與一個引人入勝的對手對抗。
擴充包《幻影自由》試圖用新角色來彌補這一點,但主線劇情缺乏強大的反派來推動敘事衝突。結果導致遊戲體驗淡化,高潮張力缺失。玩家應該擁有更強大的反派來突出主角的旅程。
7.《殺出重圍:人類分裂》
令人失望的結論

《殺出重圍:人類分裂》自始至終都光彩奪目,展現了卓越的戰鬥機制和角色發展。然而,結局卻令人大失所望。在挑戰最終Boss時,玩家可能會感覺自己只是到達了故事的中間點,而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劇情線索懸而未決,遊戲只是簡單地結束了,沒有留下任何結局。
雖然各種元素都表現得非常出色,但突然的結局令人沮喪,並且由於未完成的感覺,該系列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6火環
武器的困境

作為一部現代傑作,《Elden Ring》因其引人入勝的遊戲玩法和探索體驗而備受讚譽。然而,一個問題依然存在:對武器升級的需求過於強烈。玩家常常會發現自己對升級後的武器過於執著,以至於新發現的工具除非經過全面強化,否則幾乎毫無用處。這導致了一種冗餘感——一把擁有酷炫能力的0級武器,與一把升級精良的武器相比,顯得黯然失色。
這讓人感到沮喪,尤其是在面對兇猛的敵人時,因為找到新裝備的成就感會減弱。儘管有這個缺陷,但其精湛的元素使其穩居RPG類遊戲的巔峰之位。
5.《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你打斷了我的節奏

《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以其開放世界設計和創新機制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臭名昭著的武器損壞系統卻為原本完美的遊戲體驗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個機制令人極為沮喪,尤其是當玩家努力收集強大的裝備,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在幾分鐘內破碎時。
雖然遊戲提供了精彩的探索和富有想像力的戰鬥場景,但對武器脆弱性的持續恐懼迫使玩家陷入一種令人厭倦的循環,即為看似強大的敵人保留最強大的武器,並經常在小規模遭遇戰中使用基本的棍棒。
4.《質量效應3》
船員們在哪裡?

說到《質量效應3》,許多粉絲都會想起圍繞其結局的激烈討論。我個人比較擔心的是角色陣容。從《質量效應2》中的12個可選角色到最終章中只有8個,這感覺像是一次重大的倒退,尤其是在系列如此關鍵的時刻。
雖然深受玩家喜愛的角色回歸,成為故事線的一部分,但活躍小隊成員的減少削弱了戰鬥場景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優秀的戰鬥機制和引人入勝的劇情,反而放大了玩家錯失更多標誌性角色與指揮官謝潑德並肩作戰的機會。
3.《龍騰世紀:起源》
淡出困境

《龍騰世紀:起源》展現了Bioware在敘事能力上的巔峰,其多層次的敘事和引人入勝的戰鬥系統令人嘆為觀止。然而,在「The Fade」環節中,玩家會失去小隊成員,並被賦予不為人熟知的技能——這與既定的玩法截然不同。
這部分內容大大改變了遊戲體驗,玩家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艱難應對各種高難度機制,導致遊戲時間頻繁延長。許多遊戲愛好者認為這部分內容是遊戲的敗筆,他們往往傾向於使用一些可以繞過這一部分的模組。雖然《The Fade》整體上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卻嚴重損害了這款原本優秀的遊戲。
2.吸血鬼
獨特卻有缺陷的體驗

《吸血鬼》試圖在角色扮演遊戲中開闢出一片獨特的天地,幾乎達到了巔峰。它的戰鬥巧妙地融合了近戰和超自然能力,然而笨拙的機制卻破壞了這項雄心壯志。雖然戰鬥中不乏精彩刺激的技巧,但戰鬥往往顯得飄忽不定,缺乏滿足感。
對於一款以吸血鬼為主題的遊戲來說,這個缺陷尤其令人沮喪,因為令人振奮的力量幻想被玩家輕易陷入困境所破壞。儘管有缺陷,《吸血鬼》在敘事深度、強大的配音和引人入勝的道德選擇方面仍然表現出色,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玩家期待續作。
1.《尼爾:機械紀元》
重複的磨練

《尼爾:機械紀元》是白金工作室的巔峰之作之一,但要充分體驗其敘事深度,需要玩家多次通關。玩家必須通關三次才能解鎖真正的結局,而完成一次劇情後,這個決定可能會讓人感到壓力重重,尤其是考慮到第二主角 9S 缺乏與初始角色 2B 相同的吸引力。
雖然最終通關能展現出遊戲最豐富的體驗,但前兩次旅程的挑戰可能略顯乏味。未來的版本或許可以嘗試其他方法來展現敘事元素,例如精心設計的隱藏支線任務。儘管有這些障礙,《尼爾:機械紀元》的創新設計仍為玩家帶來了獨特而引人入勝的體驗,使其成為一款值得反覆體驗的遊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