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報告稱,蘋果 iPhone 銷量自 2024 年 5 月以來首次超過中國本土品牌

高盛報告稱,蘋果 iPhone 銷量自 2024 年 5 月以來首次超過中國本土品牌

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何股票。

高盛數據顯示,蘋果iPhone自2024年5月以來首次在中國市場超越國內競爭對手。這項進展正值蘋果在中國智慧型手機重要購物季到來之際,策略性地降低了iPhone價格。然而,高盛警告稱,這種優異表現可能只是暫時的,原因在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整體下滑。

高盛:中國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滑速度快於外國品牌

在一月DeepSeek遭遇拋售的餘波中,蘋果成為少數幾隻維持堅挺的大型科技股之一。儘管蘋果表現出韌性,但其股價仍面臨相當大的下行壓力,儘管較4月份解放日關稅公告相關的23%的跌幅有所回升,但今年迄今仍下跌了14%。

造成這種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對美國對中國徵收關稅影響收入的擔憂、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普遍放緩以及包括 Siri 在內的人工智慧 (AI) 計劃發展停滯不前。

高盛近期的分析維持蘋果的「買入」評級,並設定了253美元的目標價。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指出,2025年5月將是蘋果中國業務的希望之光。該行引述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CAICT)的數據指出,外國品牌智慧型手機在中國的銷售下降幅度較小——比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下滑幅度好12個百分點。

蘋果正在探索類似AWS的雲端服務

數據顯示,5月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年減22%,而外國品牌手機的降幅則較為溫和,僅10%。這標誌著一個重大轉變,因為蘋果和其他國際品牌自2024年5月以來首次跑贏大盤。高盛將此歸因於蘋果在即將到來的6.18購物節前加大了折扣策略。

6.18購物節將持續到7月上旬,恰逢中國電商巨頭京東的周年慶。高盛指出,5月份的折扣使得iPhone 16 Pro(128GB基本儲存)獲得了國內智慧型手機補貼資格,從而刺激了該設備的需求。

儘管短期內這些跡象對外國智慧型手機公司有利,但高盛對中國市場的長期趨勢持保留態度。他們指出,除了22%的年減外,5月份中國市場還較上季萎縮了5%,顯示中國消費者可能正在推遲購買新智慧型手機。

然而,外國品牌手機的表現卻好壞參半。環比來看,這些手機的出貨量年增29%,與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33%的季節性平均增幅基本持平。此外,與2025年4月及2024年5月相比,外國智慧型手機在2025年5月的市佔率上升,達到19%,比4月高出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出2個百分點。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