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 Chrome 在網頁瀏覽器中佔據了 65% 的市場份額,但許多用戶卻對其臭名昭著的記憶體佔用感到不滿。還好,市面上有幾款輕量的瀏覽器,能夠帶來流暢的瀏覽體驗,而不會對電腦效能造成負擔。
真實世界表現:仔細觀察結果
在最近的評估中,我測試了不同瀏覽器上的 15 個標籤頁,模擬了典型的工作日網路活動,其中包括 Asana 和 Notion 等熱門 Web 應用程序,以及 Gmail 和 YouTube 等常用網站。在確保所有標籤頁都穩定後,我測量了瀏覽器的記憶體消耗。
本次評估是在全新重啟的系統上進行的,所有瀏覽器擴充功能均已停用,以確保結果準確無誤。標籤頁載入前後均記錄了記憶體使用情況,並考慮了大約 30-45 秒的穩定期。為了提高可靠性,我取了三次記憶體讀數的平均值,同時追蹤總記憶體使用量和每個標籤頁的記憶體使用量(這是衡量效率的關鍵指標)。
研究結果顯示,效能方面可分為兩大類:Edge 和 Firefox 等全功能瀏覽器,其記憶體利用率比 Chrome 低 17-19%;Thorium、Brave 和 Ungoogled Chromium 等專業瀏覽器,其記憶體節省率從 25% 到驚人的 46% 不等。

表現最突出的是 Thorium,運行時記憶體佔用僅 3, 101 MB,而 Chrome 則佔用了 5, 737 MB,兩者記憶體佔用相差 2, 636 MB。有趣的是,Opera 的表現異常突出,記憶體佔用量超過了 Chrome,達到了 6, 141 MB。
Microsoft Edge:高效率且功能豐富
在測試中,Microsoft Edge 的記憶體使用量為 4, 653 MB,比 Chrome 低 19%。考慮到 Edge 提供了更廣泛的內建功能,這項表現非常值得關注,也反映了微軟的有效優化。
Edge 的主要功能之一「休眠標籤頁」可在閒置五分鐘後將不活躍的標籤頁置於休眠狀態,從而有效節省記憶體。這使用戶能夠同時開啟多個標籤頁,而不會顯著佔用系統資源。重新啟動休眠標籤頁非常快捷,只需約一秒鐘,從而實現不間斷的工作流程。

Edge 還透過「收藏夾」等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該功能允許用戶保存和重新訪問研究成果,以及集成的 PDF 編輯器,可即時添加文件註釋。此外,內建的優惠券查找器和價格追蹤器等購物工具可協助用戶在線上購物時節省開支。
Copilot 側邊欄可能對快速查詢或摘要很有用,但有時感覺介面上多餘。幸運的是,它在不使用時不會影響效能。作為 PC 和行動裝置上的 Edge 日常用戶,我發現它與微軟生態系統的整合度非常高。然而,對於非微軟生態系統的用戶來說,它仍然是一個可行的選擇,與 Chrome 相比,它提供了出色的記憶體效率。
下載: Microsoft Edge(免費)
Firefox:隱私權倡議者
Firefox 的記憶體佔用量為 4, 755 MB,比 Chrome 少 17%。有趣的是,Firefox 及其衍生產品 Zen 瀏覽器是名單上僅有的兩款非 Chromium 瀏覽器,它們使用的是 Gecko 引擎。這種獨特的方法可能有助於其高效的記憶體利用,並展現出與 Chromium 版本截然不同的標籤頁管理和進程隔離功能。

Firefox 的一個值得注意的功能是多帳戶容器插件,它可以增強隱私和組織性。使用者可以劃分瀏覽活動,確保 Cookie 和資料按容器隔離,從而有效地限制跨站點追蹤。
此外,此瀏覽器強大的追蹤保護功能有助於大幅縮短充斥廣告的網站(尤其是新聞網站)的載入時間。 Firefox 的最新更新增強了其記憶體管理功能,使其能夠在記憶體不足時卸載不活動的後台標籤頁,並根據需要恢復它們。
Firefox 提供出色的開發工具和靈活的自訂選項,對於優先考慮隱私且不影響可用性的用戶來說,它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下載: Firefox(免費)
Brave:注重速度與廣告攔截
Brave 在我們的測試中位居第二,記憶體佔用為 3, 329 MB,與 Chrome 相比減少了 42%。這種高效性主要源自於其屏蔽廣告和追蹤器的功能,避免了載入大量原本會佔用記憶體的腳本和媒體檔案。
在充斥著自動播放影片和大量廣告的環境中,Brave 能夠加快頁面載入速度,帶來更流暢的瀏覽體驗。提升的記憶體效率對於使用老舊設備的用戶尤其有利,使其在瀏覽多個標籤頁時更加流暢。

雖然 Brave 內建的 Tor 模式提供了基本的匿名性,但其加密貨幣錢包和 BAT 獎勵系統等功能可能顯得有些過時。不過,即使不使用這些功能,也不會影響效能。
Brave 支援 Chrome 擴充功能,並為在不同瀏覽器之間切換的用戶提供便利的過渡選項。對於那些希望在不犧牲功能的情況下降低資源佔用的用戶來說,Brave 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下載: 《勇敢傳說》(免費)
Thorium:終極輕量級瀏覽器
Thorium 的表現最為出色,僅佔用 3, 101 MB 內存,比 Chrome 低 46%。如此出色的效能得益於開發人員的精心優化,包括移除偵錯程式碼和增強 CPU 專屬指令。

即使在記憶體容量較低的裝置上,使用者也能享受 Thorium 帶來的即時載入和流暢滾動體驗。顯著的記憶體佔用減少可以將遲緩的瀏覽體驗提升到極致。
唯一的潛在缺點在於維護,因為 Thorium 主要由一個小型開發團隊維護。這可能會導致其更新速度比 Chromium 等大型專案更慢。雖然這通常不會影響日常瀏覽,但從事敏感線上活動的用戶可能更喜歡 Edge 或 Firefox 等穩定的替代方案。
下載: 釷(免費)
未被Google搜尋過的 Chromium:極簡主義與隱私
Ungoogled Chromium 佔了 4, 318 MB,比 Chrome 少了 25%。顧名思義,這款瀏覽器移除了所有 Google 元件,適合那些希望在不犧牲效能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保護隱私的用戶。

儘管缺乏 Google 服務,Ungoogled Chromium 仍然相容於網頁應用程式和 Chrome 擴充功能。然而,由於用戶必須手動安裝擴充功能並管理更新,因此設定它需要更多技術知識。
這款瀏覽器非常適合那些希望擁有 Chrome 功能但又不想使用 Google 後台程序的用戶。對於技術不太熟練的用戶來說,額外的設定可能不值得節省 25% 的記憶體。
下載: Ungoogled Chromium(免費)
Zen 瀏覽器:客製化與隱私保護
Zen 瀏覽器的記憶體佔用量為 5, 424 MB,僅略高於 Chrome。然而,Zen 更注重客製化和用戶體驗,而非純粹的記憶體節省。
Zen 由 Firefox 開發,提供豐富的自訂選項,讓使用者可以修改瀏覽器介面的幾乎每個方面。其隱私功能確保不會將任何資料傳回開發者,讓使用者安心無虞。

儘管如此,由於 Zen 仍在獲取必要的許可證,用戶在使用 Netflix 或 Hulu 等平台的受 DRM 保護的內容時可能會遇到挑戰。對於那些主要透過瀏覽器觀看串流內容的用戶來說,這可能會造成阻礙。
下載: Zen瀏覽器(免費)
總而言之,如果優先考慮記憶體優化,Edge 和 Firefox 都是 Chrome 的有力替代方案。 Edge 尤其適合 Windows 用戶,因為它提供強大的功能並與 Microsoft 服務整合。同時,Firefox 在隱私方面表現出色,並擁有一群忠實的用戶。
對於注重廣告攔截功能的用戶來說,Brave 佔據領先地位,而 Thorium 在降低記憶體佔用方面表現出色。對於那些追求無 Google 體驗的用戶來說,Ungoogled Chromium 是理想之選,而 Zen 則迎合了極致客製化的需求。雖然 Opera 仍然是一個值得稱道的選擇,但它在本次分析中的表現略遜一籌。
結論很明確:如果您擔心記憶體效率,那麼 Chrome 還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這些替代方案大多基於 Chromium,能夠提供熟悉的瀏覽環境,並可透過 Chrome 擴充功能進行增強,同時更輕量級地佔用系統資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