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因從非活躍 Android 裝置秘密收集數據被判賠償 3.146 億美元,隱私訴訟凸顯知情同意和透明度問題

谷歌因從非活躍 Android 裝置秘密收集數據被判賠償 3.146 億美元,隱私訴訟凸顯知情同意和透明度問題

科技公司的監管環境日益嚴格,給產業領導者帶來了遵守資料保護法的巨大壓力。尤其是谷歌,最近遭遇了一系列法律挑戰,而且看起來該公司面臨的困境正在加劇。陪審團裁定,谷歌錯誤地處理了安卓用戶的個人數據,並因此面臨巨額罰款。

谷歌因濫用 Android 用戶資料在加州被罰款 3.14 億美元

科技的快速發展引發了人們對數位隱私和資料透明度重要性的日益擔憂。谷歌一直以來都因其在安卓設備上的資料收集行為而受到嚴格審查,尤其是與蘋果iOS系統上更為嚴格的隱私措施相比。最近,加州的一項法律裁決認定谷歌對用戶資料處理不當負有責任,並面臨3.14億美元的罰款。

根據路透社報道,這起訴訟由約1400萬安卓用戶發起,他們指控谷歌未經明確同意就從他們的設備收集數據,即使在手機未處於活躍使用狀態時也是如此。該集體訴訟於2019年提起,強調Google透過後台資料收集行為公然侵犯用戶隱私。

據稱,收集的數據被用於定向廣告。此外,原告聲稱,這一過程意外地消耗了用戶的行動數據,從而加劇了隱私洩露,並損害了用戶的信任。谷歌發言人何塞·卡斯塔內達(Jose Castaneda)回應該裁決時辯稱,陪審團錯誤地描述了該公司採取的行動,並強調這些數據收集功能對於安卓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谷歌在辯護中堅稱,Android用戶已同意其服務條款和隱私權政策中規定的資料傳輸。這家科技巨頭聲稱,其資料收集方法並未造成直接損害。儘管該公司計劃對判決提起上訴,但目前尚不清楚法律訴訟將使賠償過程拖延多久。此案凸顯了消費者和監管機構對資料收集行為的認識日益增強,容忍度也不斷下降,標誌著科技巨頭的責任感正在增強。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