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工智慧 (AI) 的演進異常迅猛,迫使許多科技公司重新評估其營運架構。在這轉型過程中,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浮現:隨著各大企業優先投資人工智慧,大量裁員接踵而至。谷歌也未能倖免;該公司最近因解僱數百名人工智慧員工而登上新聞頭條,同時致力於增強其人工智慧創新,例如 Gemini 和 AI Overviews。此舉正值勞工實踐和員工福利受到日益嚴格的審查之際。
谷歌人工智慧員工因勞工權利擔憂加劇而被解僱
在爭奪人工智慧領域領導地位的過程中,谷歌面臨的強烈反對主要源自於其人力資源待遇,而非技術進步。《連線》雜誌最近的報告顯示,超過200名與Google人工智慧專案相關的承包商,包括支援Gemini和AI Overviews的承包商,在8月未經事先通知就被解僱。這些承包商是谷歌人工智慧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他們的突然解僱引發了人們對公司用工行為的擔憂。
這些承包商肩負著至關重要的職責,例如評估人工智慧的回應、編輯內容以使其更清晰、提供評級以及提供回饋,以確保人工智慧系統的最佳性能。儘管他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其中許多人卻面臨著巨大的薪資差距。例如,透過 GlobalLogic 聘請的「超級評級員」每小時的工資在 28 至 32 美元之間,而從事類似工作的其他承包商每小時的工資僅為 18 至 22 美元。許多員工對工作保障和缺乏基本福利表示擔憂。
由於對工作條件的不滿,緊張局勢加劇,一些員工開始探索成立工會。然而,管理層的回應並不積極,據報道,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討論職場問題的人收到了警告。不久之後,系統性裁員開始了,當一名員工詢問被解僱的原因時,他們得到的只是含糊其辭的訊息,理由是專案進度放緩。許多團隊成員表示,他們被指派的任務在規定時間內不合理,這加劇了他們的壓力。
儘管谷歌一直迴避直接問責,聲稱日常工作條件的監督權落在承包商和分包商的肩上,但工人們仍然感到失望。許多人認為,現有政策不足以保障他們的福利。最近的裁員事件凸顯了人工智慧領域一個更廣泛的擔憂:儘管人們正在努力打造更複雜、更自主的人工智慧系統,但自動化的進程卻越來越依賴被低估的人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