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未持有文中討論的任何股票。
繼星際飛船第10次飛行成功之後,SpaceX正加緊籌備星際飛船第11次飛行。第10次飛行後僅十天,該公司就將超重型火箭助推器運送到發射台,為即將進行的靜態點火測試做好準備。儘管第10次飛行助推器的性能基本上正常,但它在升空過程中確實出現了引擎故障,並且在接近濺落點時柵格翼也出現了問題。 SpaceX尚未發布第10次飛行的全面更新結果,根據飛行前測試的進度,第11次飛行最早可能在10月升空。
加速星艦測試,充分利用 Flight 10 的成果
預計星際飛船第11次飛行將標誌著SpaceX當前一代助推器和太空船的最後一次發射。雖然助推器在多次測試中表現出可靠的性能,但上面級飛船存在明顯的不穩定性。第10次飛行代表著一次飛躍,成功在印度洋平穩濺落。
繼第10次飛行取得重大進展後,SpaceX似乎渴望加快下一次飛行。當地媒體提供的畫面證實,他們已將第11次飛行的助推器移至發射台進行靜態點火測試。
星際飛船第11次飛行的靜態點火測試可能即將進行,最快可能在明天進行。此次即將進行的測試將是SpaceX繼第7次飛行後第二次重複使用助推器。在第11次飛行中,他們將使用先前在第8次飛行中試飛過的助推器。
助推器 15-2 目前已安裝在 1 號發射台上,準備進行靜態點火測試。 pic.twitter.com /I0hxGaOtCV
— LabPadre Space (@LabPadre) 2025年9月6日
然而,先前的7、8和9次飛行都遭遇了重大問題,未能進入亞軌道,也未能成功重返地球大氣層。在7次飛行中,震動導致推進劑洩漏,導致引擎提前關閉。 8次飛行的命運更加坎坷,引擎故障導致火箭失控旋轉。
SpaceX 後來證實,發射失敗的碎片落在了預定的安全區域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下方生命和財產的風險。
繼第7次飛行之後,SpaceX對其第二代飛船抱持著雄心勃勃的願景,包括部署星鏈模擬衛星、在太空中重新點燃猛禽引擎以及測試新的隔熱板。不幸的是,這些願景因飛船在前兩次測試中未能實現亞軌道飛行而受阻。
這是第二次,我們把之前試飛的助推器安置在發射台上。 B15 助推器被安置在筷子架之間,等待升空到發射架上。測試最早可能在明天早上進行。 pic.twitter.com/ GL2Pb8cVYy
— LabPadre Space (@LabPadre) 2025年9月6日
星際飛船 9 號航班確實取得了一些進展,進入了亞軌道;然而,由於隨後無法重返大氣層,SpaceX 無法測試隔熱罩、部署 Starlink 模擬器或在太空中重新點燃猛禽發動機。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星艦10號飛行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功。飛船有效地與助推器分離,部署了星鏈模擬器,並成功重新點燃了猛禽引擎。在重返大氣層時,星艦呈現出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最終成功濺落在印度洋,結束了它的使命。
這項任務標誌著太空船首次成功進入大氣層,濺落時其隔熱瓦片上覆蓋著一層獨特的橙色和白色殘留物。埃隆·馬斯克後來表示,濺落時的這些殘留物是由特定的金屬瓦片以及出於材料評估目的而省略的瓦片區域造成的。
助推器18.3是即將推出的星艦超重型助推器第三版的前輪驅動測試樣機。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工廠外仔細觀察級間結構和新的前輪驅動穹頂,它真是太美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V3的飛行。@NASASpaceflight pic.twitter.com/ximyWx9ZrO
— Jack Beyer (@thejackbeyer) 2025 年 9 月 6 日
鑑於第 11 次飛行很可能是這一代助推器和火箭的最後一次飛行,SpaceX 將在第 12 次飛行中推進其第三代星際飛船。雖然第 12 次飛行是否會在 2025 年進行仍不確定,但當地媒體拍攝到的畫面顯示,火箭的建造工作已在進行中。
最近的報告顯示,SpaceX第三代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前段已經完工。此上段包含級間部件,用於在級間分離過程中將推力從助推器內部轉移出去。
正如馬斯克在先前的演講中所強調的那樣,重新設計的級間結構對第三代火箭來說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改進。他指出,新的設計將顯著提高推力轉移效率。
隨著近期星際飛船計畫的測試,SpaceX 已開始專注於優化效率。為了提升超重型火箭助推器的性能,SpaceX 在 9 號飛行期間限制了某些級間通風口,以降低燃料消耗並延長其航程。
此外,先前的飛行展示了助推器以更大的攻角運行,這增加了氣動阻力並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濺落前減速的燃料消耗。
此外,第三代星際飛船火箭將採用改良的柵格翼,這是SpaceX火箭設計的標誌性零件。新的柵格翼更大,專為控制更大的攻角而設計,從而增強飛行過程中的控制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柵格翼的位置已進行調整,使其內部組件能夠更好地融入燃料箱內部,從而優化了助推器的設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