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 17系列近期的全面升級對蘋果的業績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本土廠商正激烈爭奪市場份額。蘋果採取了一項策略性舉措,將iPhone 17定位為面向不願投資旗艦機型的消費者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這使得其銷量超越了包括小米17在內的競爭對手。分析師認為,隨著蘋果即將推出另一款機型,中國廠商將面臨更多挑戰。
蘋果將在 2026 年上半年推出 iPhone 17e,加劇本土品牌競爭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池在X上透露,小米17的出貨量下降了20%,最初預測的1000萬台,現在預計將下降至約800萬台。出貨量的下滑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iPhone 17在中國市場的火爆,使其競爭對手黯然失色。
有趣的是,iPhone 17 的表現優於小米 17,考慮到蘋果今年推出的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升級,這也在意料之中。一大亮點是其增強的儲存選項:用戶現在可以從 256GB 開始,而不是僅僅 128GB。此外,先進的 3nm A19 晶片組和 LTPO OLED 顯示器的加入,代表著與蘋果非 Pro 機型中 60Hz 面板相比,性能有了顯著的飛躍。
小米新款小米17系列更新及相關分析:出貨下修、挑戰與成長的機會1.出貨下修:我最新的產業調查顯示,小米17系列總出貨量顯著下修20%(意識形態目標約1, 000萬部),若後續無更積極的價格策略或行銷活動,17系列總出貨量可能會低於總出貨量的。 2.…
— 郭明錤(Ming-Chi Kuo) (@mingchikuo) September 29, 2025
iPhone 17 的另一項創新在於其螢幕效能,它配備了 ProMotion 更新率技術。該技術可讓顯示器在 1Hz 至 120Hz 之間調整更新率,從而優化電池續航力並提供流暢的滾動體驗。升級已被廣泛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蘋果成功地將這些增強功能融入其中,同時又不改變售價,其價格保持在 799 美元,與上一代 iPhone 16 相比,性價比更高。
展望未來,蘋果絲毫沒有放緩的跡象。郭明錤表示,即將於2026年上半年發布的iPhone 17e旨在迎合那些無力支付799美元購買標準版iPhone 17的精打細算的消費者。這項策略性舉措可能標誌著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一個轉折點,尤其是在華為等競爭對手的高階設備需求下降(部分原因是搭載鴻蒙作業系統的設備有其限制)的情況下。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Ming-Chi Kuo的原始帖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