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iPhone 17 OLED 出貨量預計將達到 1.13 億台,三星和 LG 佔比不到一半

蘋果 iPhone 17 OLED 出貨量預計將達到 1.13 億台,三星和 LG 佔比不到一半

多年來,蘋果一直依賴三星和LG等值得信賴的供應商來履行其iPhone顯示器訂單,尤其是OLED面板。相較之下,中國顯示器製造商京東方經常遭遇製造和品質控制方面的挑戰,這阻礙了其在蘋果供應鏈中穩固地位。然而,鑑於美國即將對iPhone 17加徵關稅——這可能會使非本土生產的產品成本額外增加25%——蘋果決定引入第三家製造商似乎在戰略上是合理的。然而,目前的數據顯示,京東方的OLED出貨量還不到三星和LG預計總出貨量的一半,預計這兩家公司本財年的出貨量約為1.13億片。

京東方面臨提升 iPhone 17 品質與產量的壓力

儘管京東方每年可生產高達1億片iPhone OLED面板,但最近的調查顯示,其26條專用生產線中只有11條仍在運作。據DealSite稱,每條活躍生產線每月可生產約35萬片,這意味著京東方今年將向蘋果供應約4, 500萬片LTPO OLED面板。

京東方生產線營運受限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蘋果嚴格的品質標準有關。為了滿足這些要求,京東方可能會優先考慮小批量生產,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缺陷,最終有助於減少年度損失。相比之下,三星預計將交付約 7, 000 萬塊面板,而 LG 預計將交付 4, 300 萬塊,兩者合計預計本季面板出貨量將達到 1.13 億塊。

一位匿名業內人士指出,京東方獲得蘋果批准生產iPhone 17面板,儘管數量較少,但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成就。這項進展可能會引起三星和LG的擔憂,正如爆料人@Jukanlosreve所強調的那樣,他暗示韓國製造商可能懷疑蘋果公司可能會將專有的OLED技術轉移給其中國合作夥伴。

京東方獲得蘋果的品質認證,即使數量不多,也顯示其技術較以往有所進步。未來,韓國與中國之間的技術差距只會越來越小。此外,也有人懷疑蘋果正在秘密向京東方轉移OLED技術,讓韓國企業感到不安。最近的一系列專利訴訟也與此不無關係。

儘管存在這些複雜性,蘋果仍有充分的理由繼續與京東方合作。在中國市場,華為等本土品牌的競爭異常激烈,擁有一家能夠在地生產的顯示器製造商可以大幅降低iPhone 17的零件成本。這種在地化模式或許能讓蘋果在中國——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銷售每台裝置時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因此,所有參與生產過程的公司都可能從中受益。

來源: DealSite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