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雄心勃勃的「全螢幕」iPhone 計畫:顯示器分析師概述了未來五年實現這一願景的三個關鍵階段

蘋果雄心勃勃的「全螢幕」iPhone 計畫:顯示器分析師概述了未來五年實現這一願景的三個關鍵階段

蘋果即將推出的「全面屏」iPhone 有望成為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具突破性的新品。這款創新產品預計將採用無縫設計,以單層玻璃為主——以此致敬其標誌性智慧型手機系列誕生 20 週年。目前,我們預計這種全面屏體驗至少還需要兩代產品才能上市,但一位螢幕分析師表示,蘋果可能需要近五年時間才能完善這個雄心勃勃的願景。在此期間,iPhone 預計將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發展,逐步融入其全新的設計美學。

2026 年願景:採用緊湊切口的不斷發展的設計

展望未來,預計2026年推出的iPhone設計將採用縮小的藥丸狀挖孔設計。據報道,蘋果正在努力縮小Face ID組件的尺寸,以適應這一縮小的空間。儘管先前有猜測稱,即將推出的iPhone 18 Pro和iPhone 18 Pro Max將放棄藥丸狀挖孔設計,轉而採用挖孔設計,並將Face ID功能集成到顯示屏下方,但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 (DSCC)創始人Ross Young的見解表明,這種轉變可能要等到2028年iPhone 20系列發布後iPhone 20系列發布後才會實現。

預計明年的 iPhone 18 將採用更小的藥丸狀挖孔屏,Face ID 組件的尺寸也將調整以適應這種緊湊的設計。楊估計,到 2030 年(還有五年多的時間),蘋果將最終推出人們期待已久的「全面屏」iPhone,它沒有可見的挖孔屏;相反,自拍相機和 Face ID 組件預計將位於 OLED 顯示屏下方。

羅斯楊 (Ross Young) 談蘋果全螢幕 iPhone 發展歷程

鑑於蘋果的歷史以及楊的卓越洞察力,我們似乎不得不耐心等待終極 iPhone 的到來。這家科技巨頭通常會在每次迭代中引入漸進式的改進。例如,除了「Pro」機型的面板略大一些外,iPhone 16 系列預計在外觀上將進行微小的改動。

「全面螢幕」iPhone 的漫長開發週期或許源自於將前置鏡頭置於 OLED 顯示器後方可能導致的影像品質下降。此外,當所有組件都隱藏在螢幕後方時,Face ID 系統的可靠性仍不確定,這也證明了蘋果在創新的同時不犧牲功能的謹慎態度。

新聞來源:Ross Young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