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錯失政府補貼良機,iPhone出貨量下滑9%,而中國第一季智慧型手機銷售卻大幅成長

蘋果錯失政府補貼良機,iPhone出貨量下滑9%,而中國第一季智慧型手機銷售卻大幅成長

中國是蘋果最重要的 iPhone 市場之一,但這家科技巨頭面臨著來自小米、華為、Oppo 和 Vivo 等眾多強大的本土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的激烈競爭。近期徵收的關稅對蘋果的業績產生了不利影響,導致今年第一季 iPhone 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9%。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是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唯一一家經歷如此下滑的大型企業,而其競爭對手則繼續蓬勃發展。

銷量下滑:本土競爭對手崛起,iPhone出貨量下降9%

IDC的數據顯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iPhone出貨量為980萬部,市佔率大幅萎縮,從17.4%降至13.4%。這是蘋果市佔率連續第七個季度下滑,凸顯其產品與中國消費者的期望不一致。

中國的競爭格局與蘋果在其他地區的經驗形成了鮮明對比,蘋果在其他地區通常佔據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已躍居市場領先地位,出貨量成長了 40%,達到 1, 330 萬台。儘管脫離Google的 Android 生態系統帶來了挑戰,但華為仍以 1, 290 萬台的出貨量緊隨其後。同時,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僅經歷了 3.3% 的溫和成長。

雖然數據顯示市場潛力巨大,但蘋果的業績卻因參與度不足而受到影響,這可能歸因於其逐漸漸進的創新。 Oppo 和 Vivo 也表現出色,分別以 1, 120 萬部和 1, 030 萬部的出貨量位居第三和第四位。

據業內人士透露,蘋果的高價策略阻礙了其利用今年稍早推出的新政府補貼的能力。這些補貼為低於 820 美元的購買提供 15% 的退款,相當於 6, 000 元人民幣。不過,由於 iPhone 16 系列起售價為 5, 999 元,許多型號不符合這些政府激勵措施的資格。

此外,蘋果近年來不願進行重大的重新設計,這促使一些消費者轉向競爭對手的品牌。隨著市場的發展,蘋果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於其重新在中國站穩腳跟至關重要。我們將繼續關注這些發展並提供更新,因此請繼續關注更多見解。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