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第四季面臨 11 億美元關稅影響,在第三季支出 8 億美元後,透過供應鏈調整、策略定價和早期 iPhone 銷售來減輕損失

蘋果第四季面臨 11 億美元關稅影響,在第三季支出 8 億美元後,透過供應鏈調整、策略定價和早期 iPhone 銷售來減輕損失

在2025年第三季財報中,蘋果執行長庫克透露,這家科技巨頭在6月季度的關稅支出約為8億美元。他預計,如果當前的全球關稅政策保持不變,這一數字在即將到來的第四季可能會升至11億美元。這些關稅壓力不僅影響了蘋果的營運成本,也促使該公司考慮提高iPhone價格作為潛在的應對措施。

關稅挑戰促使蘋果在2025年第四季前做出策略調整

蘋果最初預計關稅影響為9億美元,因此報告的8億美元看起來相對樂觀。這項改善可能歸功於蘋果的靈活生產策略,包括將製造業務從中國轉移到印度。該公司指出,由於消費者擔心關稅可能導致價格上漲,紛紛搶購新款iPhone,銷售額大幅增加了一個百分點。

6月份季度,我們發生了約8億美元的關稅相關成本。假設9月份季度剩餘時間全球關稅稅率、政策和應用保持不變,且不增加新的關稅,我們估計9月份季度的關稅相關成本將增加約11億美元。

儘管面臨關稅帶來的挑戰,蘋果仍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財務業績,營收達94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0%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銷售額達446億美元,成長13.5%。此外,服務業也超乎預期,貢獻了274億美元的收入。

蘋果主動將生產轉移到印度和越南的決定,體現了其在關稅緊張局勢升級的情況下採取的靈活供應鏈策略。這項策略轉變不僅減輕了本季的損失,也為公司未來幾季的業績保駕護航。然而,印度製造產品的潛在關稅上調,可能最終迫使蘋果公司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由於蘋果預計下一季的關稅成本將增加11億美元,儘管貿易政策不斷變化,但這一估計仍可能顯得保守。該公司面臨緊迫的問題,包括不斷上漲的關稅支出和人工智慧發展緩慢,這可能會影響其長期收入。儘管如此,蘋果仍對其相對於競爭對手的人工智慧進步充滿信心,尤其是在個人化Siri等功能的增強方面。

對於那些希望了解蘋果最新收益和策略的更多見解的人,請繼續關注進一步的更新。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