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相當成熟,近期發表的華為創新三折手機 Mate XT 以及三星的預期貢獻等新機,都已顯現出一定趨勢。在這一不斷變化的格局下,蘋果似乎已準備好最終推出可折疊 iPhone。然而,這家科技巨頭必須應對全球消費者對這種獨特而脆弱的設備形式普遍持矛盾態度的現狀。
人們對可折疊 iPhone 的期待日益高漲
9月初,《日經亞洲》報道稱,蘋果正與供應商商討為其即將推出的可折疊iPhone機型建立一條測試生產線。據推測,蘋果可能在2026年在印度開始量產,並設定了約9, 500萬台的產量目標。
如前所述,蘋果的目標是到 2026 年 iPhone 出貨量成長 10%。該公司希望新款可折疊手機帶來的需求能支撐這一成長。具體來說,蘋果在 2024 年的 iPhone 出貨量約為 2.32 億部,而 IDC 的預測顯示,2025 年 iPhone 出貨量預計將成長 4%,達到 2.41 億部。因此,如果在此基礎上實現 10% 的增長,則意味著總出貨量約為 2.65 億部,其中可折疊 iPhone 預計將為這一增長貢獻不大但相當可觀的份額。
在設計方面,預期的可折疊 iPhone 可能類似於兩台連接在一起的 iPhone Air,形成一個水平折疊的單元,在閉合時保留傳統 iPhone 的熟悉手感。一些消息來源暗示可能會整合螢幕下鏡頭,不過這款新設備的起售價預計在 2, 000 美元左右。
折疊螢幕智慧型手機需求面臨的挑戰
Canalys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強調了華為在可折疊手機領域的成功,該公司在 2025 年上半年佔據了全球約 48% 的市場份額。儘管佔據主導地位,但可折疊設備的總出貨量每年仍低於 2, 000 萬台。

此外,Omdia 在巴西、中國大陸、法國、印度和美國等主要市場對 5, 000 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 23% 的受訪者已經購買或正在考慮購買可折疊智慧型手機。令人擔憂的是,38% 的受訪者明顯不喜歡可折疊的外形。這些數據為蘋果公司在準備推出自家可折疊設備時帶來了巨大的障礙。
儘管如此,蘋果以精心設計後才推出產品而聞名。一款成功上市的可折疊iPhone或許能提升大眾對可折疊技術的認知與興趣,即使是目前持懷疑態度的人。

鑑於這些趨勢,Canalys 預測到 2026 年可折疊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大幅成長 54%。這項預測是否能夠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蘋果在其可折疊 iPhone 的設計、行銷和定位方面的策略決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