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持續依賴中國供應鏈:資深記者揭露其對印度製造、銷往美國的 iPhone 造成影響,導致“不必要的摩擦”

蘋果持續依賴中國供應鏈:資深記者揭露其對印度製造、銷往美國的 iPhone 造成影響,導致“不必要的摩擦”

為了將 iPhone 生產從中國轉移出去,蘋果公司已大幅增強其在印度等國的組裝設施。最近的報告顯示,在美國銷售的許多 iPhone 型號確實是在印度組裝的。然而,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誤導。正如記者帕特里克·麥吉所詳述,生產過程仍然與中國龐大的供應鏈緊密相連,這表明徹底的轉型需要多年的發展和大量的資金投入。

印度是組裝中心,但中國的供應鏈仍然至關重要

在過去兩個財季,蘋果執行長庫克公開表示,美國市場上的 iPhone 通常來自印度。這項聲明似乎是為了規避先前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儘管庫克的說法準確無誤,但他忽略了著名作家派崔克麥吉分享的重要見解,派崔克麥吉因其著作《蘋果在中國:世界最偉大公司的奪冠》而聞名。麥吉強調,儘管最終組裝是在印度進行的,但這些 iPhone 嚴重依賴主要位於中國的供應鏈。他警告說,蘋果的多元化生產策略可能會導致與中國政府和消費者的關係嚴重緊張。

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iPhone真正在印度「製造」。但如果最後一步在印度完成,這將對產品產生「實質」改變,因此可以避免關稅。

但這些 iPhone 和你曾經擁有的每一部 iPhone 一樣,都依賴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供應鏈的深度和廣度都沒有改變。或許,也希望它會改變,但這將耗費數年時間,耗費數百億美元,並導致蘋果與北京和中國消費者之間產生不必要的摩擦。

所以,沒錯,印度確實是“源頭”,但前提是每部 iPhone 的 1, 000 個零件都經過了機械加工、製造、激光焊接、模壓、成型、蝕刻和安裝,並且這些零部件都在中國極其複雜、高效且昂貴的工廠網絡中生產,每年有多達 300 萬名工人參與其中。

完成零件組裝後,它被出口到印度,進行最後的組裝和包裝,這個過程涉及數萬名工人。

降低風險是未來的事。目前,印度「製造」的iPhone關乎規避莫迪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對印度市場而言),以及規避川普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對美國市場而言)。

雖然麥基的觀察揭示了更深層的問題,但迄今為止,蘋果相對成功地規避了川普的關稅。關於iPhone生產最終是否會轉移到美國本土,彭博分析師馬克古爾曼先前曾表示,考慮到所需的時間和財力,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實現,因此不切實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並非被動地觀察這些事態發展。先前報告顯示,中國當局阻礙了蘋果供應商運送重要設備,迫使這些企業想方設法走私所需材料,避免被發現或受影響。

新聞來源:Patrick McGee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