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蘋果為預計於2025年秋季發布的iPhone 17系列產品做準備,分析師們對價格可能上漲表示擔憂。儘管有些人預測價格將大幅上漲高達50%,但普遍認為漲幅將在4%至6%之間。這項預期上漲主要歸因於中國產iPhone機型持續徵收的20%關稅——這筆額外成本蘋果迄今已成功消化。目前看來,這家科技巨頭正在考慮將至少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不同 iPhone 型號的價格漲幅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蘋果實施定價策略調整,該公司不太可能明確將其歸咎於關稅。相反,業內人士表示,蘋果可能會以新功能、設計改進和技術進步作為漲價的理由。這種做法旨在將調整描述為價值提升,而非單純的價格上漲。此外,蘋果似乎有意迴避圍繞關稅的政治討論,尤其是在目睹亞馬遜等其他公司在類似情況下遭遇強烈反對之後。
為了減輕關稅的影響,蘋果也將生產重心從中國轉移到印度,目標是在2026年為美國市場生產大部分產品。然而,這一轉變尚未完全實現,因為該公司仍然依賴中國生產高端Pro機型,而這些機型需要專業的技術和工藝。除了轉移生產基地外,蘋果還在與供應商就OLED螢幕和高端攝影機模組等零件進行談判,但即使談判成功,也可能無法完全抵消關稅帶來的財務影響。
傑富瑞預計,iPhone 17 Slim/P/PM 機型價格將上漲 50 美元,以抵銷零件成本上漲和中國關稅的影響。印度和產業關稅等其他潛在成本壓力尚未計入。
目前的預測顯示,iPhone 17 的平均價格可能會上漲 50 美元,尤其會影響高階機型,而基本款的價格可能會維持 799 美元。這項定價策略的轉變代表著一項值得關注的調整,尤其是對於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而言,由於它們在中國生產,因此受到 20% 關稅的顯著影響。儘管傳言四起,但消費者仍需謹慎看待這些預測,因為蘋果的最終策略可能包括針對不同機型採取不同的定價結構。您認為蘋果真的會提高高階產品的價格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