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最近取得了一項非凡的里程碑,成為首家在美國建立全面整合的端到端矽晶片供應鏈的公司。這項開創性舉措是該公司擴展的「美國製造計劃」(AMP)的一部分,該計劃未來四年將投資6000億美元,令人印象深刻。其中,1000億美元將專門用於在美國開發晶片生產和供應鏈改進。這項計畫確保晶片生產的各個環節,從最初的矽晶圓到最終用於iPhone、Mac和其他設備的封裝組件,都將在美國本土進行。
蘋果6000億美元投資:國內晶片生產的革命
透過這項計劃,蘋果公司旨在擺脫對國際製造工廠的依賴,轉向晶片生產所有環節均在美國本土進行的模式。流程始於由環球晶圓美國公司提供的先進矽晶圓。這些晶圓隨後將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台積電工廠進行加工。蘋果將成為該工廠的先驅和主要客戶。此外,德州儀器公司將加強其在猶他州和德克薩斯州的晶片生產運營,而應用材料公司將在奧斯汀生產先進的半導體設備。這種合作模式標誌著美國科技業的一項重大成就。
蘋果雄心勃勃的計畫是到2025年生產超過190億個晶片。然而,AMP計畫的意義遠不止於晶片和矽片的生產。康寧公司將在位於肯塔基州哈羅茲堡的工廠生產所有iPhone和Apple Watch的玻璃蓋板。此外,MP Materials公司將供應來自德州和加州的稀土磁鐵,這些磁鐵是Taptic Engines等內部組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Coherent公司將提供蘋果Face ID所使用的雷射技術,該技術正在德州謝爾曼生產。如果一切進展順利,AMP計畫將大幅增強蘋果在美國的製造能力,遠遠超過晶片生產本身。
AMP 的擴張預計將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蘋果預計將透過其供應鏈和合作夥伴關係在美國全美 50 個州創造超過 45 萬個就業機會。該公司計劃招募約 2 萬名新員工,專注於人工智慧、軟體開發和工程等領域的研發。這些戰略投資可望振興美國經濟,鞏固蘋果在美國的立足點,協助其應對全球不確定性。此舉也旨在減少蘋果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緩解潛在的貿易和關稅挑戰,並與美國政府的目標保持一致。
蘋果開創了在美國本土建立完整晶片供應鏈的先例,這引發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這項大膽舉措是否會激勵競爭對手和其他科技巨頭採取類似的策略?歡迎您在評論區分享您的想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