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碩推出了一項創新概念,其顯示卡和主機板能夠直接透過 PCIe 插槽提供高達 250W 的功率,這標誌著向無電源連接器 GPU 的轉變。
華碩突破性的顯示卡與主機板創新
華碩的 BTF 系列將介面移至主機板後部,並推出了高效的 GC 高功率 GPU 解決方案,進一步凸顯了圖形技術向無線設計的小型化趨勢。在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上,華碩也展示了其令人印象深刻的 1000W BTF 2.5 介面。隨著華碩不斷探索和測試新技術,他們的最新概念可能會徹底改變市場。


華碩中國區經理餘承東最近分享了一段視頻,展示了一項尖端概念設計,旨在消除顯示卡對傳統電源連接器的需求。具體來說,他們專注於電源輸入方面。
儘管 PCIe Gen5 標準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進展,但其電源管理能力卻停滯不前。目前的配置僅允許透過 PCIe 插槽提供最大 75W 的功率。這項限制使其無法滿足大多數主流 GPU 的需求。例如,雖然某些低端解決方案的熱設計功率 (TDP) 低於 75W,但像 RTX 5050 這樣的型號峰值功率可能超過 100W,因此需要額外的電源輸入才能確保穩定運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碩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利用主機板的 12V ATX 電源來滿足現代 GPU 的需求。然而,由於該電源也支援風扇和 LED 照明,因此完全依賴它是不可行的。因此,問題出現了:PCIe 插槽能否承受更大的功率?
目前,無論 PCIe 是第 3 代、第 4 代或第 5 代,每個插槽的供電功率都限制為 75W。雖然插槽的大部分空間專用於資料傳輸,但剩餘部分則為類比介面控制器 (AIC) 供電。
華碩計劃透過在顯示卡和主機板上引入其獨特的 PCIe 插槽設計來規避這些限制,從而實現高達 250W 的驚人功率輸出。他們透過在金手指介面的正面增加三個觸點,在背面增加兩個觸點來實現這一目標,使其密度更高,讓人聯想到 GC_HPWR 連接器。隨著該概念接近量產,這項創新預示著其將擁有更強大的功率輸出能力。


華碩主機板也需要同步更新,其配備了概念版 Gen5 x16 插槽,其前端針腳更粗、導電性更強,以支援增強的供電。此設計元素透過主機板的金色飾面清晰可見。
此外,為了滿足電源的供電需求,華碩在其主機板上整合了一個額外的 8 針接口,為 PCIe 插槽提供高達 150W 的補充電源。這種整合確保新配置能夠有效處理總共 250W 的功率。其他製造商,例如微星,也一直在提供類似的 8 針電源接口,以增強多 GPU 配置中的穩定性和最大電流輸出。

在展示中,華碩展示了利用這種創新設計的 TUF GeForce RTX 5060 Ti Gaming 顯示卡,成功地透過 PCIe 吸收了高達 248W 的電力,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華碩的無介面 PCIe 設計仍處於概念階段,但它可能預示著未來大多數 300W 以下的顯示卡無需外部電源介面即可運作。這種轉變不僅能帶來更乾淨的組裝體驗,還能降低最新 16 針介面連接不當可能導致的重大問題。雖然用戶可能需要專門為這些新顯示卡設計的主機板,但時間將證明這一概念是否會獲得廣泛關注,或者業內是否會出現類似的設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