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對蘋果的看法分歧很大:奧本海默預測智慧眼鏡短期內將帶來安全;瑞銀報告指出 iPhone 17 上市後需求下降

華爾街對蘋果的看法分歧很大:奧本海默預測智慧眼鏡短期內將帶來安全;瑞銀報告指出 iPhone 17 上市後需求下降

根據 Oppenheimer 最近的分析,Meta 的 Ray-Ban Display 眼鏡不會對蘋果現有的市場主導地位構成直接威脅。瑞銀 (UBS) 的進一步分析表明,iPhone 17 的初期需求正在消退,上市當週的等待時間有所縮短。同時,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樂觀地預測,到 2026 年,蘋果的 iPhone 出貨量將達到 2.7 億支。

關鍵見解

  1. 近期動態:今日湧現大量分析師報告。奧本海默評估稱,Meta 的雷朋顯示眼鏡目前尚未對蘋果的硬體生態系統構成實質威脅。瑞銀證據實驗室的數據顯示,iPhone 17 的初期熱度已達頂峰,等待時間縮短便是明證。而摩根士丹利的樂觀預測則表明,到 2026 年,iPhone 的出貨量可能達到約 2.7 億部。
  2. 啟示:短期內,蘋果的主要硬體產品仍將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當前智慧眼鏡市場熱潮的影響。 iPhone 17 的市場勢頭在發布後似乎正在趨於穩定,長期預測仍然樂觀,儘管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種市場假設。

奧本海默的觀點:智慧眼鏡不會構成直接威脅

在紐約市對 Meta 的雷朋顯示器進行實際測試後,奧本海默分析師馬丁楊 (Martin Yang) 表示,這種體驗雖然具有創新性,但由於存在眼睛疲勞和清晰度等問題,因此尚不適合日常使用。

楊致遠的結論:他認為,現在將雷朋顯示器歸類為蘋果成熟產品(例如 Apple Watch)的有力競爭對手還為時過早。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約 2-3 年),在 Meta 不斷完善其技術的同時,蘋果的硬體市場格局將保持穩固。

技術細節:雷朋顯示器採用框架螢幕來查看訊息,並利用 Meta Neural Band EMG 進行基於手勢的導航。

蘋果的硬體策略:有報導稱,蘋果已經暫停了 Vision Pro 高階版(代號 N100)的開發,轉而專注於預計將於 2026 年發布的 AI 增強型智慧眼鏡。該眼鏡將整合攝影機、麥克風和揚聲器,同時增強 Siri 功能,儘管沒有整合 AR 顯示器(在得到蘋果證實之前,請將其視為謠言)。

瑞銀數據顯示,新車上市後需求下降

  1. 基本款 iPhone 17:需求高峰已過。
  2. iPhone 17 Air:儘管設計更薄、規格適中,但等待時間的減少表明人們的興趣降低。
  3. iPhone 17 Pro:等待時間也在縮短,中國市場的等待時間約為 13 天,比去年略有增加,但比前一周有所減少。

摩根士丹利的樂觀預測:他們預測,到 2026 年,iPhone 銷量將達到 2.7 億部,這得益於全年多款新機的發布,包括 iPhone 17e、新款 iPhone 18 基礎版、多款 Air/Pro/Pro Max 機型以及一款可折疊機型。此預測僅為推測,並非正式指引。

未來的不確定性

  1. 蘋果智慧眼鏡的具體時間表和功能集。
  2. 雷朋顯示器在受控演示之外的真實性能。
  3. iPhone 17 的實際銷售率相對於目前等待時間指標。
  4. 2.7 億出貨量預測背後的假設,特別是關於供應、定價和區域因素。

未來展望

  1. 預測蘋果對即將到來的假期季度的指導,特別是有關可穿戴設備的指導。
  2. 監測 iPhone 17 的交貨時間至 10 月中旬,以了解需求是否正常化。
  3. 密切注意與眼鏡或潛在 Siri 增強功能相關的新興框架的開發人員或測試版本。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