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一位高階主管表示,華為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進步並沒有受到晶片製程製程的阻礙,而是透過強調架構創新而非僅僅升級節點技術,在效能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華為昇騰雲端平台成為英偉達人工智慧基礎架構的強力競爭對手
近年來,華為已將自己定位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企業,並透過自主研發的技術堆疊顯著提升了其運算能力。該公司已成功挑戰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進行投資,以減少對西方技術的依賴,滿足其運算需求。華為常務董事兼華為雲端運算執行長張平安駁斥了缺乏先進晶片技術是限制因素的說法,並強調華為的主要重點是改進系統架構。
晶片製程(如5nm、7nm)並不是核心,客戶真正需要的是高品質的計算結果。
張軍闡述道,華為的運作效率相比英偉達的H20 AI晶片提升了三倍,這得益於系統設計、優化和軟體能力的持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據悉,昇騰雲端服務在單張昇騰910B卡上每秒可處理2400個文字令牌,每個令牌輸出時間(TPOT)低於50毫秒,展現了華為所定義的「高運算能力」。

除了效能指標之外,華為還在擴展對 DeepSeek 和 Kiwi AI 等平台的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支持,旨在將昇騰雲打造成為成熟的基礎設施。該公司的雄心壯志遠不止於本地市場,並計劃將其技術棧推廣給更廣泛的全球客戶。這一戰略轉變表明,華為正將自己定位為「自主 AI」領域 NVIDIA 的強勁競爭對手。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承認華為是美國科技領域的重大挑戰者,並敦促美國政府確保全球企業能夠使用美國的人工智慧技術。此外,華為最近公佈了一份雄心勃勃的人工智慧晶片路線圖,其中包括開發專有高頻寬記憶體 (HBM) 和下一代架構的計劃,旨在在未來幾年與 NVIDIA 的創新技術(例如 Rubin 架構)相媲美。
如需進一步了解,請查看原始新聞來源:MyDrivers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