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備受期待的 18A 製造流程目前面臨挑戰,新報告顯示,由於良率不令人滿意,大批量生產 (HVM) 已被推遲到明年。
英特爾對品質的承諾:不會因 18A 良率低而倉促生產
英特爾(通常被稱為「藍色團隊」)的處境比預期更加複雜。在持續的政治和經濟波動中,該公司正努力應對其代工部門未來的不確定性。《韓經》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英特爾內部消息人士透露,18A工藝的推出可能會推遲到2026年。這一延遲主要歸因於目前的良率,這使得大規模生產不切實際,並對Panther Lake產品線的未來產生了疑問。
英特爾原本計劃在年底前量產搭載18A製程的筆記型電腦CPU“Panther Lake”,並對外招攬客戶。然而,英特爾內外均有傳言稱,由於良率較低,18A製程的全面量產將延後至2026年。
雖然這則訊息乍看之下可能令人沮喪,但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卻揭示了截然不同的軌跡。與英特爾的溝通表明,儘管預計18A節點的HVM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但該公司實際上計劃在2026年初實現Panther Lake技術的規模化生產。因此,這份新報告似乎與英特爾的策略時間表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執行長陳立武強調,在良率達到可接受的標準之前,不會進行量產,目前良率徘徊在55%至65%左右。

英特爾歷史上曾有在大規模量產階段以低良率推進的情況,導致營運虧損和產品品質低劣。即將推出的18A製程可望提高良率,因此外部競爭和內部產品品質前景都樂觀。英特爾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營運損失並增強股東信心,因此,與業界領先者台積電平起平坐將是一項重大進步。
目前,英特爾代工部門的計畫充滿不確定性。然而,面對這些挑戰,該公司已做好轉型的準備,實施嚴格的標準和策略,包括大幅裁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