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有資格領導一家美國公司嗎?報告顯示中國企業獲得超過2億美元的投資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有資格領導一家美國公司嗎?報告顯示中國企業獲得超過2億美元的投資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的最新任命引發了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於他與眾多中國公司的廣泛業務聯繫,引發了人們對潛在利益衝突的嚴重擔憂。

對陳立武的人脈和英特爾影響力的擔憂

在前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任期結束後,英特爾迎來了曾在 Cadence Systems 工作過的資深高階主管陳立武 (Lip-Bu Tan)。最初,人們對他的領導能力持樂觀態度;然而,路透社揭露了陳先生在中國投資的令人不安的細節。其中包括與數百家當地企業的合作,其中八家與中國人民解放軍(PLA)有聯繫。這些披露引發了美國國防部的擔憂,他們擔心陳是否適合領導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是考慮到英特爾作為美國最大半導體製造商的關鍵作用,該公司還參與了許多與國防相關的合約。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圖:英特爾公司

據悉,譚德塞擁有600多家公司的股權,並控制40多家中國公司。這個廣泛的網絡表明他在中國市場具有重大影響力,引發了人們對其可能與英特爾的營運及其國家安全影響相衝突的審查。鑑於英特爾與美國情報和國防部門的長期合作歷史,其風險相當高。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陳先生沒有資格擔任任何與中國競爭的公司的負責人,更不用說像英特爾這樣具有實際情報和國家安全影響力的公司,以及它與美國情報和國防生態系統各個領域有著巨大聯繫的公司。

– Bastille Ventures 合夥人 Andrew King

儘管有傳言稱陳先生已撤資,但路透社指出,此類撤資記錄尚未確定,而且他透過其風險投資公司華登國際 (Walden International) 進行的投資似乎仍然活躍。儘管根據美國現行法規,這是合法的(除非美國財政部明確禁止),但人們仍然質疑他在該地區繼續施加影響會產生什麼道德後果。

隨著英特爾國防合約的爭論持續進行,解決這一複雜局勢的責任最終可能落在川普政府身上。陳立農在中國市場的豐富經驗可以為英特爾帶來超越競爭對手的戰略優勢,尤其是在英特爾目前缺乏穩固立足點的人工智慧硬體領域。他作為中芯國際的早期投資者,體現了他促進科技公司成長的能力,可能有利於英特爾推出 Gaudi AI 系列等產品。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