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一位高層表示,該公司將重塑其開源貢獻策略。這項轉變意味著開發工作可能會放緩,並可能影響各個平台的開源社群。
英特爾推出新的開源策略
在最近的英特爾技術巡演中,與會者見證了令人興奮的硬體發布,包括 Panther Lake、18A 和 Clearwater Forest 等創新技術。然而,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英特爾打算完善其開源策略,正如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兼資料中心事業部總經理 Kevork Kechichian 所詳述的那樣。 Kevork Kechichian 表示,該公司計劃調整其開源貢獻,將英特爾自身的利益置於競爭對手的利益之上。據 Phoronix 報導,此舉在社區內引起了爭議。
我們需要找到一種平衡,既要利用我們的開源軟體為英特爾帶來優勢,又不能讓其他人利用它。我們為自己的開源貢獻感到非常自豪。我們將繼續這樣做。然而,正如我所提到的,我希望確保它能讓我們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具優勢。
英特爾的這項策略轉型意義重大,尤其考慮到該公司長期以來在開源領域,尤其是在 x86 生態系統中的關鍵地位。英特爾歷來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在編譯器最佳化、記憶體管理以及一系列開發框架的各種增強功能等領域。然而,正如 Phoronix 所指出的,最近縮減開源工作的決定可能會造成“事實上的供應商鎖定”,這種情況類似於 NVIDIA 在其 CUDA 平台上所造成的局面。

英特爾的聲明意義重大。該公司最近重組了其 Linux 團隊,並解雇了幾名關鍵工程師。這些工程師表示,他們擔心「藍隊」會試圖為其軟體開發投資尋找理由,而其他公司則會利用這些改進來獲利。這種轉變的例子包括「coretemp」 CPU 驅動程式的孤立、Clear Linux OS 專案的終止,以及 Hyperscan 向可授權模式的過渡。
圍繞開源計畫的討論仍在繼續,尤其是在人工智慧和超大規模營運的背景下。然而,英特爾似乎做出了一個決定性的選擇,這可能會阻礙開源專案標誌性的協作精神。儘管在 Raja Koduri 和 Pat Gelsinger 等領導者的領導下,英特爾一直處於開源進步的前沿,但英特爾的開源貢獻範圍現在正面臨重大限制。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