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工程師揭曉「Griffin Cove」開發進展;強調過去僅依賴英特爾節點所面臨的挑戰

英特爾工程師揭曉「Griffin Cove」開發進展;強調過去僅依賴英特爾節點所面臨的挑戰

英特爾著名工程師最近證實,Team Blue 正在努力推進 Lion Cove 的「曾孫」項目,這驗證了 Griffin Cove 的預期發展。

英特爾採用「不可知」節點法實現 CPU 設計的彈性

近年來,英特爾CPU部門經歷了一段低迷時期,尤其是在第12代「Alder Lake」處理器推出後。這種下滑使得該公司越來越難以與 AMD 等競爭對手進行有效競爭。然而,英特爾的前景似乎一片樂觀。英特爾核心設計資深首席工程師 Ori Lempel 在接受 KitGuru 採訪時透露,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領先 Lion Cove 三代的技術,以增強其競爭優勢。

Lempel 指出,Cougar Cove 的開發已成功完成,它將成為計劃於 2025 年下半年發布的 Panther Lake 系統單晶片 (SoC)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推斷,英特爾的重點正轉向下一個繼任者,暫定名為「Griffin Cove」。雖然圍繞 Griffin Cove 有很多猜測,特別是關於 Razer Lake 及其所謂的向全「P-Core」配置的過渡,但我們目前不會深入討論謠言。

英特爾 Panther Lake
英特爾 Panther Lake |圖片來源:PCGH

Lempel 的一個重要見解是,英特爾的 CPU 設計團隊現在採用了「99% 製程節點不可知」策略,使他們能夠更靈活地為每個特定的 CPU 系列選擇合適的節點。在帕特·基辛格的領導下,先前的「IDM 2.0」策略專注於完全使用英特爾內部節點進行CPU設計。然而,這種策略有時會導致效能和良率令人失望,需要重新評估並產生額外成本。

新的適應性方法使英特爾能夠確保「可以為任何節點合成庫、模擬組件和設計」。這種靈活性使公司能夠實施半導體製程的雙重採購策略。此外,透過更「強化」的方法,英特爾可以在「多個節點」上開發 CPU 設計,評估上市時間和效能等關鍵變量,以選擇最可行的流程,無論是來自英特爾代工服務 (IFS) 還是台積電等外部合作夥伴。

英特爾對 IFS 的依賴極大地促進了其近期業績的提升,英特爾現在願意與外部合作夥伴合作以滿足其半導體需求,正如英特爾產品首席執行官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在早些時候的聲明中表示的那樣。即將推出的 Panther Lake 將作為試金石,展示“新英特爾”,並揭示藍隊是否有效地策劃了競爭格局的復甦。

新聞來源:@harukaze5719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