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不作為投資建議,作者不持有任何提及股票的股份。
英特爾剝離機器人部門以提高營運效率
英特爾公司宣布剝離其機器人部門RealSense,作為此次轉型的一部分,該部門已成功籌集5, 000萬美元資金。這項策略性措施體現了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精簡英特爾內部營運的決心,使公司能夠專注於半導體製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決定似乎與產業分析師和馬斯克(Elon Musk)等權威人士的樂觀預測相悖,他們預計人形機器人將在未來幾十年內佔據數萬億美元的市場。
RealSense 的轉型與未來前景
RapidSense 曾隸屬於英特爾,專注於開發各種機器人應用所需的攝影機和感測器。該公司最近透過分拆獲得了 50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旨在增強其營運獨立性並降低英特爾的整體成本。在陳炳耀的領導下,英特爾繼續推行精簡員工團隊的策略,同時重新專注於核心晶片的生產。
晶片製造重心的轉移
最近的報告表明,英特爾可能不會透過其代工服務向外部客戶發布其先進的18A製程。最初,該公司計劃將這項技術提供給競爭對手,主要是為了與台積電(TSMC)競爭。然而,英特爾似乎將優先在其代工業務中採用14A流程,這引發了人們對其在行業中競爭地位的質疑。

人形機器人產業洞察
英特爾的分拆與摩根士丹利和伊隆馬斯克對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樂觀預期截然不同。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可能會升至5兆美元,並將在製造業和物流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伊隆馬斯克正試圖將特斯拉的重心從汽車轉向機器人技術,並不斷強調機器人的變革潛力。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競爭格局
英特爾似乎決心鞏固其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傳統優勢。 RealSense 攝影機在機器人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使機器人能夠有效地感知環境並與之互動。同時,前執行長 Patrick Gelsinger 表示,自己對未能加快推出 AI 產品以與 AI GPU 領域的領導者英偉達 (NVIDIA) 展開更激烈的競爭感到遺憾。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指出,GPU 在人形機器人進化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機器人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有報告指出,美國在該領域的進步可能落後於中國。隨著全球對機器人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英特爾放棄機器人業務的決定,或許會引發人們對其在快速發展的技術格局中的長期策略的質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