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前執行長派特蓋爾辛格讚揚英偉達在美國製造的Blackwell晶圓,並支持美國國內晶片製造業的復興。

英特爾前執行長派特蓋爾辛格讚揚英偉達在美國製造的Blackwell晶圓,並支持美國國內晶片製造業的復興。

英特爾前執行長帕特蓋爾辛格最近對英偉達在美國生產首片Blackwell晶片晶圓表示讚賞。他的評論凸顯了美國製造業的重大進步。

帕特·蓋爾辛格對英偉達致力於美國製造的承諾表示支持

此次蓋爾辛格罕見地對英偉達表示讚賞,尤其是在人工智慧(AI)技術領域。此前,他曾批評英偉達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軌跡與他的預期不符。在最近發表於X雜誌的一篇文章中,他表示贊同英偉達恢復美國本土生產的舉措。蓋爾辛格指出,促進國內先進產品研發一直是他願景的核心,因此英偉達近期的成就特別值得關注。

蓋爾辛格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製造業的倡導者,正是出於這種信念,他推出了英特爾的「IDM 2.0」策略。該策略旨在將英特爾打造為未來幾十年半導體領域的領導企業。在他任職期間,英特爾對美國本土晶片產業進行了大量投資,並受益於拜登政府時期頒布的《晶片法案》(CHIPS Act)。顯然,蓋爾辛格對推廣「美國製造」理念的貢獻至關重要,其影響遠早於如今各大科技公司對「美國製造」的關注。

英偉達和台積電的高層手持 Blackwell Made in America 的牌匾,在舞台上與美國國旗合影。
圖片來源:NVIDIA

NVIDIA在亞利桑那州生產Blackwell晶圓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然而,挑戰仍然存在。其中一個顯著的限制是美國缺乏足夠的OSAT(外包半導體封裝測試)服務,尤其是在先進封裝領域。因此,美國在各個製造環節仍依賴國際工廠。在美國建立一個完全整合的供應鏈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而且要實現自給自足,必須專注於晶圓製造以外的更多領域。

在蓋爾辛格領導期間,英特爾和英偉達之間的競爭一直持續不斷。他曾將CUDA軟體棧比喻為英偉達的「護城河」。另一方面,英特爾則希望在推理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並對使用英偉達晶片進行此類應用所帶來的成本問題表示擔憂。儘管存在這些緊張關係,蓋爾辛格近期對英偉達製造能力的認可,表明他越來越認識到國內半導體生產的重要性,這在當今技術驅動的格局中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及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