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前執行長派特·基辛格承認低估了人工智慧的影響——藍隊在科技競賽中遭遇挫折

英特爾前執行長派特·基辛格承認低估了人工智慧的影響——藍隊在科技競賽中遭遇挫折

英特爾前執行長公開承認公司對人工智慧革命的反應遲緩,並承認在他任職期間嚴重低估了這項技術的重大影響。

英特爾人工智慧監管的影響:收入損失和競爭劣勢

英特爾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現狀遠不如人意,尤其是在人工智慧加速器和機架級解決方案領域。儘管英特爾擁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創新,但卻未能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競爭性產品。雖然英特爾確實在推廣其 Gaudi 人工智慧加速器,但這些產品在雲端服務供應商中的採用率卻很低,這表明與競爭對手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日經亞洲》最近的一篇報道重點介紹了英特爾前執行長帕特·基辛格的見解。他坦誠地討論了英特爾在其領導期間對人工智慧不溫不火的策略。他表示:

我和幾乎所有人都低估了人工智慧的影響。看看今天的人工智慧晶片,你會發現晶片在人工智慧運算方面的效能不斷提升,但這些晶片的功率效率卻三代都沒有改變。

基辛格最初認為「推理」將主導人工智慧領域,而NVIDIA等競爭對手則在模型訓練方面取得進展,這暴露出他犯了一個關鍵的疏忽。當時,英特爾專注於佔領推理市場似乎有些失策,基辛格甚至將CUDA稱為「護城河」。遺憾的是,除了Xeon伺服器CPU(一條老化的產品線)之外,英特爾尚未推出任何能夠挑戰NVIDIA先進產品的競爭性解決方案。

英特爾 Gaudi 3 AI 加速器首次獲得 IBM 大規模採用,預計 2025 年初上市

放眼當下,英特爾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雄心壯志遭遇了重大挫折。該公司原本前景光明的加速器計畫 Falcon Shores 已被取消,新任執行長正著手推進 Jaguar Shores 項目,將重心轉向機架式市場。相較之下,NVIDIA 和 AMD 等主要競爭對手早已憑藉創新解決方案確立了主導地位,而英特爾則發現自己在過去幾季已經創造了可觀收入的領域卻落後了。

此外,儘管維持內部半導體製造業務本身會帶來財務負擔,但基辛格仍然對維持內部半導體製造業務的價值持樂觀態度。英特爾的「IDM 2.0」策略遭遇抨擊,導致現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轉移重心。陳立武似乎正在淡化代工環節的重要性,將精力轉向設計創新,這與英特爾的核心優勢之一保持一致。隨著英特爾的不斷發展,變革性變革顯然正在醞釀中,這可能會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軌跡產生深遠的影響。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