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前執行長帕特·基辛格首次公開宣布辭職,並透露這並非他的自願選擇。基辛格在任期間是半導體產業的一位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倡導旨在振興英特爾製造策略的變革性計畫。
派特·基辛格回顧英特爾代工和 IDM 2.0 未竟的抱負
基辛格擔任執行長四年多,以其獨特的眼光而聞名,尤其是他提出的「IDM 2.0」計劃。該戰略旨在透過整合內部資源和外部代工廠,徹底改變英特爾的晶片生產方式。這項計畫最初旨在幫助英特爾代工廠在未來十年內更好地與台積電等領先公司競爭,但基辛格實施這些變革的時間似乎被縮短了。
最近,基辛格出席在東京舉行的 Playground Global 大會時,坦誠地討論了自己離職的緣由。據PC Watch 報道,他對未能完成計劃表示遺憾,並表示:
從英特爾辭職的決定對我來說極為艱難。我想完成我未竟的事業,但如你所知,我沒有機會。
– 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
基辛格表示,他的辭職是「第三方」決定的結果。他使用「第三方」一詞時並未透露具體細節,可能是由於保密協議規定的持續義務。外界猜測,這個「第三者」指的是英特爾董事會。基辛格與董事會在英特爾代工業務的未來發展上似乎存在分歧,這對於理解當前的領導過渡至關重要。

在基辛格消費業務陷入困境之際,晶圓代工部門也遭遇重大挫折,財務表現與公眾形像都受到影響。儘管在「5N4Y」策略下引入了各種節點,但許多措施並未獲得進展,僅限於內部使用。儘管人們對即將推出的18A工藝寄予厚望,但基辛格將不會親臨現場見證其上市。
在陳立武的領導下,英特爾正在對其營運進行徹底的重塑。此次轉型包括大規模裁員和增加對第三方代工廠的依賴,標誌著英特爾戰略方針的轉變。即將投產的18A工藝很可能是基辛格早期成果的首次重大披露,展現出他在領導期間所追求的目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