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澄清:沒有強制企業購買英特爾產品的計劃,政府不會幹預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

美國財政部長澄清:沒有強制企業購買英特爾產品的計劃,政府不會幹預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何股票。

英特爾季:關鍵進展揭曉

隨著一系列重要新聞從多個管道湧現,英特爾成為關注的焦點。儘管軟銀近期收購英特爾少數股權的消息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但當天的焦點轉移到了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就政府可能介入這家陷入困境的半導體巨頭所發表的評論上。

Bessent 對美國政府支持的見解

貝森特部長在CNBC上透露,政府對英特爾的任何潛在持股將主要透過轉換《晶片法案》現有撥款來融資。他還暗示可能會增加投資,以穩定英特爾的營運。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已經獲得了約79億美元的撥款,並根據旨在振興美國國內半導體供應鏈的《晶片法案》(CHIPS Act)獲得了110億美元的額外貸款。此外,英特爾預計將從五角大廈的「安全飛地」(Secure Enclave)計畫中獲得30億美元的資金。

先前曾討論過政府可能持有英特爾10%的股份,根據英特爾目前的市值,這將使這筆投資價值約為100億美元。考慮到現有的《晶片法案》撥款,美國政府可能會額外投資21億美元,以實現100億美元的戰略目標。

市場動態監管澄清

貝森特在重要的澄清聲明中強調,美國政府無意強迫企業從英特爾購買。此聲明旨在平息外界對未來政府與英特爾交易的過度樂觀情緒,以及圍繞美國晶片製造業壟斷控制的論調。

軟銀的投資及其市場影響

軟銀宣布,計劃在英特爾首次公開發行(IPO)期間購買價值高達 20 億美元的英特爾普通股,每股價值 23 美元。此次投資將使軟銀持有英特爾約 8, 696 萬股股票,成為英特爾十大股東之一。

更廣泛的市場背景

英特爾周圍的這種充滿活力的環境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創投家當中,他們稱之為「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這種興奮能否轉化為英特爾穩固的市場前景仍不確定。

正在進行的發展凸顯了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時刻,凸顯了戰略投資對塑造美國未來技術格局的影響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