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中,情況發生了重大轉變,美國已對向中國出口的晶片實施新的限制,尤其針對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領域。這項措施對嚴重依賴 EDA 工具的中國企業構成了巨大挑戰。
EDA出口限制對中國晶片發展的影響
持續的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毫無緩和跡象,尤其是在川普政府頻繁修改政策的情況下。美國工業和安全局(BIS)最近宣布了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遏制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雄心壯志。最新一輪的限制措施針對的是新思科技(Synopsys)、鏗騰電子(Cadence)和西門子(Siemens)等全球領導企業的EDA軟體,實際上禁止向中國企業未經授權銷售先進的EDA工具。
此舉可能對小米和聯想等積極參與客製化系統級晶片 (SoC) 設計的大型公司產生深遠影響。預計這些限制措施將適用於未來的產品,現有合約暫時不受影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限制措施是在日內瓦貿易談判正在進行之際推出的,兩國似乎都在尋求有利的妥協方案。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的積極立場凸顯了美國致力於在競爭激烈的晶片產業中保持優勢的決心。

《金融時報》的一篇報導指出,這些EDA出口限制可能會無意中加速中國國內替代產品的開發。據報道,包括知名企業九天微電子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正在推進自主研發的EDA解決方案,以支援7奈米及以上製程的晶片生產。對本土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可能會推動中國EDA產業的創新,也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出口管制長期有效性的質疑。
此外,有消息稱,許多中國機構一直在透過非法手段取得美國EDA軟體,本質上是「盜版」這些工具來創建在地化版本。據報道,這種做法已經足以支撐中國許多晶片設計項目。因此,儘管新的限制措施可能看似影響深遠,但從長遠來看,它們對中國晶片設計能力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儘管它們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當前的貿易談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