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政府本週將對半導體進口徵收「激進」關稅,這可能會對資訊科技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擬議的「100%晶片關稅」對台灣的潛在影響
隨著美國新政府優先發展國內半導體製造業,川普總統積極主張徵收晶片關稅,以激勵台積電等企業將生產轉移到美國。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商務部近期啟動了一項調查,旨在評估這些關稅對科技業的潛在影響,並徵求各地方組織的意見。然而,公告顯示僅收到十份回复,表明對擬議的關稅缺乏反對意見。

我們預計晶片關稅將於週三公佈,特別是因為政府已經透露半導體將成為即將到來的政策決定中的重要內容。川普總統提到,對從台灣進口的產品徵收的關稅可能高達 100%,並聲稱這是對他所謂的「盜竊」美國技術的恰當回應。沒有人反對商務部的公開調查,這可能會增強總統的地位。
此外,商務部正在探索提高國內晶片產量以滿足市場需求的方法。關稅的推出很可能會與旨在加強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措施相吻合,這可能會使英特爾和台積電等主要企業受益。事實上,作為規避預期關稅戰略的一部分,台積電已經向美國投資超過 1, 000 億美元。

公眾意見徵詢窗口將於 5 月 7 日關閉,這進一步強調了這些關稅即將出台。歷史對比顯示,在木材關稅談判中,美國商務部共收到300多份回复,導致其政策重新評估。這些論壇中的公眾回饋被視為消費者和產業情緒的晴雨表,強調了其在製定這些重大政策決策方面的重要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