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員考慮將台積電列為《晶片法案》受益者,台積電受到嚴格審查;當地媒體稱其為“攔路搶劫”

美國官員考慮將台積電列為《晶片法案》受益者,台積電受到嚴格審查;當地媒體稱其為“攔路搶劫”

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收購《晶片法案》受益者的股權,這將使台積電的自主權陷入潛在的危險境地。

川普股權模式對三星、美光、台積電的影響

最近,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牽頭討論了實施「晶片補貼換股權」框架。該模式要求根據《晶片法案》(CHIPS Act)獲得補貼的公司必須向政府提供部分股權。台積電以及三星、美光等其他主要產業參與者可能被迫遵守這項股權交換政策,這將帶來重大的政治和財務挑戰。

這項股權補貼計畫的一個顯著應用是川普政府正在進行的談判,以獲得英特爾10%的股權。英特爾被認為是《晶片法案》資金的最大接受者之一。現在,三星、美光和台積電等公司也受到了類似的審查。然而,對於台積電來說,潛在的股權要約帶來了一個特別複雜的困境,值得進一步研究。

在台積電和三星的競爭中,日本 Rapidus 半導體工廠計劃在 2027 年實現 2nm 晶片量產
圖片來源:台積電

台灣媒體通報稱,任何股權收購都可能嚴重影響台積電的營運獨立性,因為該公司歷來不受政治影響。儘管美國官員堅稱收購股權不會左右其營運決策,但批評人士認為此舉是將納稅人的錢返還給政府的手段。這種情況為台積電帶來了不確定性,尤其是在當地評論人士認為這些行動可能導致台灣戰略半導體資源「國有化」的情況下,實際上將台積電轉變為美國代工廠。

目前,關於美國入股台積電的討論仍處於推測階段。考慮到台積電先前在台灣的投資,這種模式不太可能在不遭遇重大阻力的情況下實施。觀察家需要繼續關注這個關鍵問題的未來發展。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